為考驗應聘者的溝通能力,一家公司竟將20余名大學生應聘者組織起來,到大街上討錢,并且規(guī)定每次只能討1元錢,討到3元錢算合格。12日下午,記者在洪山區(qū)街道口附近人行道上看到了令人奇怪的一幕。
大學生乞討,行人將信將疑
“打攪一下,能給我一元錢嗎?只需要一元!币荒贻p小伙子攔住一對中年夫妻說!皼]有,沒有,你們這是干什么。”面對中年夫妻一臉的不耐煩,小伙子并沒有放棄,兩次追上前去解釋,“我們公司在考驗我們與他人的溝通能力,請幫幫忙!
最終中年女子將1元錢交到了小伙子手中,小伙子說了聲謝謝,鞠了一躬。但中年夫妻倆走了約10米遠后停下了腳步,站在原地仍將信將疑的觀察了半晌。
要錢的小伙子自稱姓劉,是附近某高校的學生,他指著人行道上其他向路人要錢的20多個男女稱,他們都是應聘某商貿(mào)公司促銷工作的學生,公司要求他們每人一個小時內(nèi)需向路人要到3元錢,每次只能要1元,以考驗他們的自我突破能力。
記者觀察,學生們每要到一元錢,會將錢交到不遠處的一中年男子手中,中年男子會在手中的筆記本上找到與對應的名字,劃上一個勾。
招聘方:乞討是心理突破
組織這次“乞討招聘”的商貿(mào)公司負責人袁先生稱,今天組織面試者到大街上向路人要錢,是他們培訓過程中的心理突破階段。袁先生認為,銷售是一個特殊行業(yè),對陌生人進行促銷時,要主動出擊讓他人相信。組織面試者向路人要錢,只是考驗溝通能力與自我心理突破的一種手段。
經(jīng)統(tǒng)計清點,20多名面試者1個小時共討來86元,袁先生表示,他們會將這些錢交到慈善機構(gòu)。
市民有褒有貶
一位過路的市民認為,這種當街乞討的培訓方式是對大眾承受能力的一種挑戰(zhàn),他質(zhì)疑,難道上街乞討就表示具備溝通能力了么?那職業(yè)乞丐不是最好的推銷員?
圍觀的一爹爹則稱,如果不是以這種方式來騙錢,考核的方式倒是很新穎。
新聞鏈接
2007年6月9日,廣州百貨公司門前廣場等繁華路段,3名身著暴露醒目服裝的女子,冒雨在人群中擺動腰肢跳艷舞,甚至還當眾向路人伸手乞討。據(jù)稱,這3名女子是某公司培訓的學員,這樣做是為了鍛煉自信、膽色等素質(zhì),有市民認為此舉“有損人格”。
參與者說
“本想利用休息時間做兼職鍛煉自己,但在大街上找陌生人要錢覺得很沒尊嚴。這份工作可能不適合我,我已經(jīng)放棄了,溝通能力不一定要采取這種方式!
——放棄這種“鍛煉”方式的小黃
“第一次開口向陌生人要錢時感覺心情非常復雜和苦澀,接下來就輕松了許多,今天這種方式算是對自己的一種突破。”
——1小時內(nèi)要到10元錢的小王
專家說法
這種方式不宜推廣
“這是一個典型的心理測試,但不宜推廣!蔽錆h大學社會學系博導羅教講認為,企業(yè)在招聘員工時,采用何種方式是企業(yè)的權(quán)利,但這樣的招聘方式易傷害應聘者的自尊心,往往導致應聘者很難堪,討可以過關(guān),不討則失敗。對大眾及社會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企業(yè)以討錢的方式考驗應聘者自我突破能力,并不能徹底說明問題,是非常片面的,更應該注重應聘者的綜合素質(zhì)!绷_教講說。 (記者 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