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與全球經濟發(fā)展水平相符”?
倪鵬飛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從地區(qū)分布的情況看,位居前20名的城市,歐洲占了10個,美國占8個,亞洲占2個,這與目前全球經濟發(fā)展水平相符,與歐美城市表現(xiàn)出很強的綜合競爭力和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是比較一致的。另外,亞洲的東京、香港,經過多年的發(fā)展,也已經進入國際城市第一梯隊。
不過,總體上看,亞、非、南美洲各發(fā)展中國家的城市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城市相比,差距還比較大,這也與當前各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相符。中國,特別是中國內地城市的得分比較低,排名比較靠后,競爭力還比較弱,與國際大都市之間的差距比較明顯。另外,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城市的各項產業(yè)競爭力相對也較弱。特別是在產業(yè)勞動生產率方面,中國內地各大城市與發(fā)達國家城市差距顯著。
不過,倪鵬飛也補充:“在增長的問題上,亞洲的一些國家增長比較高,特別是中國城市增長更高。”
另一個重要結論是:大多數(shù)名列前20名的城市,都位于世界著名的城市群和城市帶中。
其實,不僅僅是前20位的城市,中國內地上榜的18個城市,有一半是位于長三角、珠三角、環(huán)渤海三大都市圈內。
基于這份研究報告,倪鵬飛就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提出了若干建議,如:加大教育和人力資本的投入,建立學習型城市,提高市民素質;創(chuàng)造安全、健康、舒適和高質量的生活環(huán)境,吸引外來人才,加強社會凝聚力;促進生產性服務業(yè)和高技術產業(yè)發(fā)展,建立知識型產業(yè)體系;建立信息等高技術中心,提供一流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發(fā)展多元的、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培育平等、寬容的創(chuàng)新文化;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改善城市的商務環(huán)境;加強政府、企業(yè)、社團和居民之間的開放和交流等等。
差距真的那么大嗎
不過,有幾個基本問題可能繞不過去:這份排名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真實情況?中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與其他國際大都市相比,差距真的那么大嗎?我們應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看待這樣的排名?
上海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左學金的觀點是,一個排名,總是依據(jù)一個特定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變了,排名也會跟著變。另外,競爭力是個相對的概念,每個城市可以與其他城市比較一下,哪些方面比人家強,哪些方面又不如人家。
左學金認為,內地的一些大城市,與香港以及其他國家的大都市相比,主要的差距可能體現(xiàn)在軟件方面,也就是“看不見的東西”。比如,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資本的自由流動等方面,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霸谙愀郏髽I(yè)家群體的力量非常強大,對香港經濟發(fā)展舉足輕重。這方面,內地的大城市比較弱。香港的企業(yè)有強大的國際網絡,他們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內地的大城市就很少。即使在上海,有很多的企業(yè)進來投資,但上海企業(yè)走出去的很少!
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香港的地鐵,公共空間與商業(yè)空間融合得很好,這其實反映的是政府與企業(yè)的伙伴關系(partnership)。在上海,未來幾年,地鐵里程將達到400多公里,不過,在地鐵空間與商業(yè)空間的融合方面,還需要下很大的氣力。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的說法,與左學金異曲同工。他說,如果這個排名的指標體系是客觀的,如果采集的數(shù)據(jù)也是真實的,那么,這樣的排名結果很難推翻。
“不是服氣不服氣的問題,不行就是不行,除非這些指標本身有問題!
競爭力不強,但吸引力很強?
那么,什么是競爭力?華民有一個直白的解釋:全球企業(yè)家趨之若鶩的城市,就是有競爭力的城市。
“中國內地的這些大城市,有多少跨國公司的總部?有多少世界知名的品牌?世界500強企業(yè)的總部大約分布在全世界20多個城市。中國內地有幾個?全球那么多的跨國企業(yè),總部設在中國內地城市的有沒有?現(xiàn)在一些城市,對外說引進了多少世界500強企業(yè),實際上,引來的只不過是一兩條生產線而已,人家的全球經營關系體系不在你這里,總部不在你這里。”
對于提升中國內地城市的國際競爭力,華民的結論言簡意賅:當務之急是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壯大市場力量,把企業(yè)做大做強。
復旦大學的另一位教授張軍,顯然并不完全認同這樣的城市競爭力排名。他認為,有些指標不能很好地反映發(fā)展中國家的情況。比如,從吸引外資的角度看,內地很多城市其實是很強的。而這在排名中很難體現(xiàn),因此“排名并不說明問題”。他說,這些年,中國內地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有很大變化,總體上是在不斷提升。但從排名上,看不出這樣的變化。
相對于競爭力,張軍似乎更強調吸引力。他認為,有些國家是既有競爭力又有吸引力;有些國家是有競爭力但缺乏吸引力;中國的競爭力落后于它的吸引力。“但競爭力與吸引力并不對立。比如,很多城市為了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會不斷改進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在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增加投入。這樣,又能夠為吸引外資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如此良性循環(huán),最終使城市的競爭力得到了提升!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華東新聞版,作者:汪曉東)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