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1日電 據(jù)北京科技報報道,再過幾個月,“神舟六號”飛船將騰空飛天。中國將利用“神六”完成哪些太空試驗,一些國外專家紛紛開始預測中國可能會通過“神六”向世界展示哪些航天科技。雖然預測內(nèi)容并不能揭開“神六”最后的真正面紗,但足以吸引人們對“神六”的高度關注。
“神六”是“三步走”計劃重要一環(huán)“神舟六號”載人宇宙飛船將于幾個月后(可能是10月份)發(fā)射升空,國際航天界對這次發(fā)射相當關注。雖然中國方面已經(jīng)披露了與這次發(fā)射任務有關的許多信息,但國外專家們寧愿相信這次發(fā)射還有很多“秘密”。比如,“神舟六號”將搭載幾名宇航員?在太空飛行多長時間?計劃進行哪些實驗?外國專家猜測,從載人航天發(fā)射的普遍規(guī)律來看,“神舟六號”極有可能搭載兩名宇航員。飛船將在高空停留大約五天,持續(xù)時間大概是上次發(fā)射任務的十倍。
猜測一:輕便宇航服是一大看點
中國宇航員將穿什么樣的宇航服完成這次太空之旅是一大看點,因為在此之前,中國方面宣布,“神六”宇航員將穿著新研制的宇航服,其特點是,穿著、脫下更加方便,這樣在執(zhí)行大多數(shù)任務時宇航員會更加輕松,行動也越來更加自由。
中國最新款的宇航服曾經(jīng)在上海向公眾展示過。從外觀來看,這套白色的宇航服包括壓力服、頭盔、手套和靴子。嚴格說來,這套宇航服屬于艙內(nèi)服,是宇航員在飛船內(nèi)所用。其最重要的構成部分是壓力服,包括了內(nèi)衣褲、保暖層、通風散熱層、真空隔熱層等。其作用是在飛船座艙泄漏和氣壓突然變低時保護宇航員的生命安全。另外,中國宇航員也將使用飛船前部的相對更加寬闊的軌道艙,它為宇航員和航天設備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猜測二:“神六”實驗仍然以人為本
中國方面表示,“神舟六號”的宇航員將進行一些試驗。但到目前為止,中國方面并未披露這些實驗的具體內(nèi)容,國外航天專家認為這些問題值得他們預測。
中國在發(fā)射“神五”飛船之前,為了確保飛行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保證宇航員的安全,中國專家將很多實驗儀器和物品暫時卸掉,只保留了保障宇航員太空生活的必需品和幾個很小的實驗。在那次任務中,中國航天專家只在飛船的前部安裝了一部CCD攝像機和一些種子,除此以外,沒有搭載其他東西。
猜測三:不會安排太空動物實驗
現(xiàn)在人們最關心的是:“神六”究竟會進行哪些實驗?幾乎可以毫無疑問的是,中國這次肯定還會將種子包放進飛船的返回艙里,因為種子很輕,沒有危險,只要放在飛船上就行了,在整個飛行過程中不需要宇航員去管它們。顯然,這也是出于飛行安全的考慮。
但是,一些航天專家猜測,由于中國人很喜歡將育種與航天結(jié)合起來的概念,所以“神六”宇航員在太空進行種子發(fā)芽實驗并非沒有道理。但是,由于這次太空之旅的時間相對短暫,這就需要生長得快的植物。這種短期的太空實驗的科學效益并不大,但中國能在太空進行科學實驗,這件事本身的意義就難以估量。
這次太空飛行的另外一個看點是,中國將會在“神舟6號”宇航員的身上裝上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來記錄他們在太空飛行期間新陳代謝的情況。當然,他們也可能會主動做生理實驗,測試他們執(zhí)行擴展的太空任務的工作能力,檢測他們的反應,另外,也可能會抽取宇航員的血樣。畢竟對于生物醫(yī)學研究來說,長達幾天的太空飛行比“神五”的一天太空之旅更加有用,因為“神五”宇航員連適應失重狀態(tài)的時間都沒有。
在過去的“神舟”無人和載人試驗中,中國方面都沒搭載動物,這是因為動物難以預測,也容易搗亂,所以出于這方面的考慮,加上空間限制和管理困難,在“神六”上搭載活的動物不太可能。但青蛙卵子和魚卵可以放入密封的窗口中攜帶上天,不知道中國專家有沒有這方面的安排。
猜測四:帶入軌道艙的精密儀器
每一項先進的太空計劃都缺少不了地面觀察站。中國一直在建設自己的強大的地面觀察站。中國過去發(fā)射的子彈頭形可回收衛(wèi)星上都裝有膠片照相機,“神五”攜帶的是高清晰度的電子照相機。
外國專家猜測,中國可能會在“神六”的軌道艙里安裝一部照相機,也有可能在艙里安裝另一臺照相機。宇航員可以手動拍攝,為事先指定的區(qū)域拍照,也可以隨機捕捉目標。膠卷盒可以轉(zhuǎn)移到返回艙,帶回地球,照相機則可以留在軌道艙里。軌道艙可能攜帶一些放在小盒子里的精密實驗儀器,有些儀器可以自動進行實驗。
軌道艙也有可能搭載一些流體細胞,記錄太空的熱對流或熱混合情況,還會進行一些電子和機械部件的工程測試。還有一個非常實際的選項是,在軌道艙外部安裝一部激光反射儀!吧袼摹北銛y帶了一部這樣的設備,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天文工作者用這種儀器成功地進行了跟蹤實驗。目前,“神舟六號”發(fā)射的準備工作正在緊張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它將給國人和世界帶來怎樣的驚喜?幾個月后將見分曉。(楊孝文、任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