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吳光:王陽明良知心學對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有何啟示?

東西問丨吳光:王陽明良知心學對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有何啟示?

  中新社悉尼4月14日電 題:王陽明良知心學對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有何啟示?

  ——專訪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名譽會長吳光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王陽明的良知心學是中國傳統(tǒng)儒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體系。其核心思想強調個體內在的道德自覺、知行合一,以及群體修身齊家、治國理政的實踐智慧。

  在澳大利亞的多元社會中,良知心學的核心理念有望促進不同文化群體之間的尊重、包容與互鑒,進一步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王陽明的良知心學對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有何啟示?近日,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名譽會長吳光教授在悉尼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深入探討這一話題。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在中國歷史上起了哪些積極作用?

  吳光:王陽明的心學在經歷了個人的生命歷練之后,形成了獨特的思想體系,特別是在他50歲時悟得“良知”二字的奧妙,逐漸明確“心之本體即為良知”,“良知即天理”的核心思想。王陽明開始將“致良知”作為自己學說的根本宗旨,進而提出了以“良知”為本體、以“知行合一”為實踐、以“明德親民”為政治應用的心學思想體系。這一理論的核心內容包括:以“致良知”作為認知的根本方法;“知行合一”作為實踐的標準;“明德親民”作為社會政治的理想。

  這一思想體系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推動政治啟蒙和社會實踐方面,極大地促進了儒家思想從傳統(tǒng)民本思想向“民為主宰,君為客卿”的思想轉型。同時,王陽明強調的“知行合一”思想,促進了儒家“知行觀”的轉化,使人們更加重視實踐中的行,推動了唯物主義實踐論的發(fā)展。

2023年4月,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來到浙江余姚王陽明故居交流。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作為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名譽會長,該會在促進中澳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中開展了哪些活動?

  吳光:2022年10月,王緯海等華人學者牽頭發(fā)起創(chuàng)立了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這個研究會吸納了許多專家學者參與,組建了一個學術團隊來深入研究王陽明與陽明學的思想體系。我自己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曾到過多個國家講學訪問,接觸過很多中國哲學的研究者,沒想到在澳大利亞悉尼居然成立了王陽明研究會,這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和高興。作為《王陽明全集》的主編,我認為有必要與當地的專家學者建立聯(lián)系,進一步推動陽明學的研究與交流。

  今年,我應邀成為王陽明研究會的名譽會長,并參與了研究會的學術討論與活動。盡管我剛加入研究會,但我對未來的工作方向充滿期待。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澳大利亞民眾中宣介陽明學的道義觀,強調功利與道義相結合的價值觀;其次,在社會中多宣介陽明學中“良知即天理”的思想;最后,我們將通過講座、讀書會等多種形式宣傳陽明良知心學的核心理念,推動社會的道德提升和風氣改善。

  中新社記者:陽明學對澳大利亞包容多元文化的社會有何啟示?華人如何通過學習陽明學以豐富澳大利亞多元文化?

  吳光:陽明良知心學具有包容性與折中性,這一特性與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社會契合。通過學習陽明學,華人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學會在不同文化、不同信仰間實現和諧共處。陽明學強調“良知即天理”,提倡人們內心的道德自覺,這對于華人在澳大利亞的文化融合具有重要啟示。

  華人群體可以通過陽明學提升對不同宗教和文化的理解,學會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差異。無論信仰何種宗教、擁有何種文化背景,人們都可以通過陽明學的“知行合一”思想實現互鑒互學,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多元文化社會。陽明學不僅僅是儒家的道德修養(yǎng),也是一個面向全球的文化哲學,可以為多元文化社會的文化共存提供精神支持。

當地時間2025年2月23日,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在悉尼陽明園舉辦了陽明心學與多元文化融合研討會。顧時宏 攝

  中新社記者:王陽明的良知心學在澳大利亞包容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應用與挑戰(zhàn)是什么?

  吳光:王陽明良知心學代表了儒家思想的一個新階段,能夠有效應對現代法治社會的多元文化挑戰(zhàn)。在澳大利亞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中,陽明心學可以作為一個橋梁,促進不同文化群體之間的尊重與理解。它強調的“知行合一”可以幫助人們在不同文化之間找到共同點,實現文化間的和平共處。

  然而,在一個包容共存的多元文化社會中,不同文化之間總會因為價值觀、人生觀、宗教信仰的不同產生分歧,甚至沖突。這種情況并非無法避免,但需要我們樹立“大道觀”,即要有包容一切文化的心態(tài)。王陽明提倡的“心即理”“致良知”能夠幫助我們理性看待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間的差異,通過對良知的自覺實現自我超越。

2023年4月,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來到江西贛州交流。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今年,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還將開展哪些促進中澳文化交流活動?

  吳光:今年是王陽明逝世496周年,也是黃宗羲逝世330周年。黃宗羲是明清之際杰出的新民本啟蒙思想家,他的思想繼承了王陽明的親民理念,也延續(xù)了陽明學的哲學精神。在這一重要紀念年份,我們將通過王陽明研究會組織一系列學術活動,紀念這兩位杰出的思想家。

  在推動中澳文化交流方面,除組織講座、讀書會等形式的活動外,我們還計劃邀請中國大陸、臺灣地區(qū)的陽明學專家來澳大利亞舉辦專題講座和研討會,進一步促進澳大利亞民眾了解陽明學的深刻內涵。此外,我們還計劃派代表團訪問王陽明的出生地、活動地,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與實地考察,增進對王陽明生平事跡的感性理解。(完)

  受訪者簡介:

吳光。受訪者供圖

    吳光教授是澳大利亞王陽明研究會名譽會長,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首任所長,二級研究員,浙江省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他曾主持《王陽明全集》等專題叢書,并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在儒學、道家、浙學、陽明學研究領域均有建樹。吳光教授致力于陽明學的研究與傳播,為推動中澳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做出了積極貢獻。

【編輯:劉陽禾】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