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評述
群體記憶與個體表述
群體記憶對于一個民族,總是無比重要的一件事情。盡管這種群體記憶可能只是歷史上某一時代針對某一特定人群而產(chǎn)生,但其結果卻可能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在整個民族的范圍內(nèi),以各種形態(tài)來進行傳播。而這種群體記憶,有英雄的光輝傳記,也有恥辱的罪惡勾當。關于英雄行為,后人常做的事情,是補充、是完善、是發(fā)揚某種精神,進而形成這一民族的一種特性。而關于恥辱,則會本能地選擇逃避和遺忘,甚至無法正視。
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案,就是一個關于恥辱的群體記憶。這一記憶距離我們并不遙遠,只有70年多一點的時間。但這一國殤式的群體記憶,在其傳承的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地還原最初擁有這種記憶的人群的群體意愿,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件事情。
最近出現(xiàn)了兩部關于南京大屠殺的電影:陸川的《南京!南京!》和德國人傅瑞安的《拉貝日記》。兩者內(nèi)容雖不相同,但作用卻是異曲同工:喚起了年輕一代對于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件的群體記憶的討論。
但對日本人的仇恨,對還原日本人屠殺的真正意圖的探究,并非紀念南京大屠殺的本意。紀念死難者,紀念那些手無寸鐵地倒在日軍屠刀下的平民,其警世意義理應遠遠大于仇視。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展廳內(nèi),很顯眼的地方有一句話:可以寬恕,但不要忘卻。這句話的出處,是約翰·拉貝。那個在兩部電影中以不同面孔出現(xiàn)的德國人。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明確,也可以代表著那些對南京大屠殺擁有直接記憶的人群對這場災難進行紀念的終極意愿。
關于群體記憶的問題,現(xiàn)在值得注意的還有另外一點:如何真實地再現(xiàn)。無論是《南京!南京!》,還是《拉貝日記》,對那場災難的描述,都帶有一定的立場,并不能代表著對那段記憶的真正再現(xiàn)。他們的觀點,利用電影這種速效的大眾傳播影響著年輕人。而這種觀點能為南京大屠殺這一群體記憶帶來什么樣的發(fā)展走向,目前并不好妄下結論。個人認為,對于大屠殺這樣的帶有特別意義的群體記憶,不論施加什么樣的觀點影響,其出發(fā)點最好慎之又慎。社會記憶的研究專家哈布瓦赫曾經(jīng)說過,關于一代人的群體記憶,有太多因素可以決定,讓它在歷史的發(fā)展之中,會有一些特定的社會事件被選擇,而另外一些,則同樣被選擇性地“遺忘”。
但愿這一切不會背叛了當初紀念的初衷。
●網(wǎng)友爭議
抵抗造成屠殺?
關于《南京!南京!》給大家所帶來的爭議,其實無非也就是以下幾個方面。除了一些憤青網(wǎng)友們對于日本一以貫之的謾罵言論,以下兩條網(wǎng)友的評論,可以基本代表著相對冷靜的網(wǎng)友對于這部電影、對于這段歷史的基本態(tài)度:
《南京!南京!》首映了,有關評論亦很多,原來我還是對陸川導演持支持態(tài)度的,可是看了他在《三聯(lián)生活周刊》的訪談后,我對這個“人”和這部影片徹底的絕望了。在這篇名為《我是行動著的知識分子》訪談中,陸川拋出了驚人的觀點:“大屠殺的直接原因正是當時中國軍隊的抵抗太厲害了,強烈的抵抗讓日本人感到了強烈的不安全。他們認為大量的散兵游勇混雜在老百姓之間,所以必須把這些散兵游勇清洗出來!蔽覍Υ藦娏曳磳Α
我覺得我們應該向在祖國遭到侵略的時候而英勇戰(zhàn)斗的英雄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而且應該是無私的?墒,陸川卻以“它”的視角將南京大屠殺的原因歸咎為中國軍隊的抵抗,我不得不出離我的憤怒了。陸川導演,你可以為了你的票房美化日本人,但是你不能用這種觀點來讓我們的英烈們蒙辱,在遭受侵略的時候,每一個正直愛國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抵抗!抵抗!難道中國軍隊放下槍就能避免屠殺?
———sushengboy
可怕的夢魘再現(xiàn)
昨天就看《南京!南京!》,有的更多的是震驚,好幾個鏡頭讓我覺得有感觸,一個南京城在幾天內(nèi)被淪陷,一個城變成了死城,陸川拍得不錯,我懷著黑色的心情看完了這本電影,畫面充滿了一種讓人暈炫的感覺,像在夢中,可能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夢魘吧,一個老城中充滿了死人,充滿了裸露的女人,充滿了行刑留下的罪證.路上只要出現(xiàn)中國人就殺,人性一點點消失殆盡。拉貝在最后哭了、下跪了。他知道他在也起不了作用,只是讓一切來得晚些罷了,但是他可憐我們,為了我們這些被侵害的人民所心痛。在自己的國家被別人屠宰,這又是什么邏輯?其實陸川拍得還不夠真實,日本人那些殺人當游戲的樣子,那些BT的做法,那些強暴小孩子的事實都沒有出現(xiàn),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屠殺,這才是真正的日本,當然我知道,真正的日本演員也負有壓力,先人所犯的錯沒必要讓后人壓抑一輩子。
———魔女JONE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