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吳、魏當時“鼓吹曲”的描述
此外,《周瑜傳》的說法也只是孤證。即便同書《黃蓋傳》中,也僅以“隨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語在瑜傳”敷衍道之,而未言及其它,即是一疑。沈約所撰《宋書•樂志四》裒集有“吳鼓吹曲”十二篇,其中涉及周瑜參與“赤壁之戰(zhàn)”的歌辭為:
“《烏林》者,言曹操既破荊州,從流東下,欲來爭鋒。大皇帝命將周瑜逆擊之于烏林而破走也。漢曲有《上之回》,此篇當之。第四。
“曹操北伐,拔柳城。乘勝席卷,遂南征。劉氏不睦,八郡震驚。眾既降,操屠荊。舟車十萬,揚風聲。議者狐疑,慮無成。賴我大皇,發(fā)圣明;⒊夹哿,周與程。破操烏林,顯章功名!
亦未提及“詐降”、“火攻”等關鍵情節(jié)。從證據價值來看,這首歌辭系赤壁之戰(zhàn)勝利後的“當時鼓吹”,創(chuàng)作時間無疑早于陳壽志傳甚至《吳書》的寫作年代,而該歌辭的收存者沈約的實際年代,亦與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先後踵接。 結合前引《三國志》魏、蜀、吳主各傳記敘,即面對同時或稍前之四項基本一致之史料記載,《吳書•周瑜傳》的描述是否真實,就很值得質疑了。
3,王粲《英雄記》的記載
至于周瑜“火燒赤壁”的真實情景為何,親身參與過“赤壁之戰(zhàn)”的王粲在《英雄記》中兩段平實敘述,或許可以幫助我們解開這個歷史之謎:
“周瑜領江夏,曹操欲從赤壁渡江南,無船,乘簰從漢水下,住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輕舡、走舸百所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燃則移船走去,去復還燒者。須臾燒數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去!
“曹軍至江上,欲從赤壁渡江,無舡,作竹椑使部曲乘之,從漢水來下,出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輕舡、走舸百艘燒椑,操乃夜走。”
也即是說,曹軍所乘只是木筏(簰、椑)。 而周瑜則是采取夜襲方式,遣船燒簰,使曹軍欲渡不能。這種說法仍然有“火攻”事實,但與《魏書》、《蜀書》及《吳書•吳主傳》記述相去不遠,惟與《周瑜傳》描述大相徑庭。從證據學的觀念上看,王粲所記似乎亦稍勝一籌。
但《周瑜傳》所載之“黃蓋詐降”、“結船為陣”、“東南風急”相繼成為“火攻”要素,也是這一場“以弱敵強”的戰(zhàn)役發(fā)生戲劇性轉變的關鍵,因而為歷代史學家、文學家珍愛,輾轉相沿,成為定說的。故而杜牧賦詩,特意標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深宮鎖二喬。” 請注意,杜牧此詩作于晚唐,已與李商隱“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 所述三國人物故事以傳說形式流行民間的時代相同。
現今史學界多以為歷史上的“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在湖北蒲圻市(今稱赤壁市)北約38公里的長江南岸。而《英雄記》所載因有“從漢水下”、“從漢水來下”之語,被認為是支持“黃岡赤壁”說的,因而為唐後學人詩家所不取。 揆諸情理,曹軍既不習水戰(zhàn),當然不會選擇水面寬闊的地帶,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
《三國志》雖然成于陳壽一人之手,但是三方的資料卻來源有自。正是因為陳壽尊重了各方資料所載,而沒有用《魏書》的正統(tǒng)觀念統(tǒng)攝其它,所以受到後世史家的稱贊,號為“良史”。但推想《三國志》關于“赤壁之戰(zhàn)”說法何以會出現這樣的歧異,或者與《吳書》好以“眩言”自大有關。比如南下曹軍的數量,《吳書•吳主傳二》敘及赤壁戰(zhàn)事時,裴注有言:
“《江表傳》載《曹公與權書》曰:‘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權得書以示群臣,莫不相震失色!
這里的“水軍八十萬”開始談及決戰(zhàn)可能的規(guī)模問題,也是三國小說戲劇鋪張之由頭。復引《江表傳》注《周瑜傳》:
“及會罷之夜,瑜請見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
等于自釋其疑。但由于話分兩頭,令人無所適從。如結合前述《烏林》曲中“舟車十萬”之說,實與劉孫聯(lián)軍的實力差別不大。
又曹操荊州之爭征伐的主要敵人,本為劉備,除了前引《三國志》諸說之外,還可以由《宋書•樂四》裒集的“魏鼓吹曲”《平南荊》覘之,其辭云:
“南荊何遼遼,江漢獨不清。菁茅久不貢,王師赫南征。劉琮據襄陽,賊備屯樊城。六軍廬新野,金鼓震天庭。劉子面縛至,武皇許其成。許與其成,撫其民。陶陶江漢間,普為大魏臣。大魏臣,向風思自新。思自新,齊功古人。在昔虞與唐,大魏得與均。多選忠義士,為喉唇。天下一定,萬世無風塵!
注曰:“漢第八曲《上陵》,今第八曲《平南荊》,言曹公南平荊州也!泵鞔_指出此役敵人實為劉琮與“賊(劉)備”,而非孫權。比照前引《魏書》、《蜀書》及裴注所引《山陽公載記》,也都是寫劉備正面接敵,而《吳書•吳主傳二》亦止寫“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于赤壁,大破曹公軍! 可知引發(fā)荊州歸屬問題的“赤壁之戰(zhàn)”,是曹、劉互以為正面對手,孫吳不過是偏師突襲而已。
吳鼓吹曲《烏林》中則述“虎臣雄烈,周與程。破操烏林,顯章功名”,不再提及劉備。這或許是與他們強烈的自尊心有關。吳人載記每好“眩言”,夸大其詞,筆者曾在《〈樂府詩集〉所輯〈關背德〉〈通荊門〉看三國歷史上的荊州之爭》中“蜀疑其!币还(jié)有所分析,不贅。
我疑心《周瑜傳》描述的“赤壁之戰(zhàn)”,實際上是吳人爭功,以塞實“借荊州”之說,為日後偷襲關羽造成借口而編造出來的。 或者換一種說法,這條資料其實是三國歷史虛構化、故事化的起始,甚至逕稱為三國故事“小說化”的發(fā)端,亦無不可。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