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易憲容:建設部“三限制”一時難退房價高燒

2006年05月30日 14:45

    5月25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消息:2006年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售價同比上漲6.4%,與2005年相比,北京新建商品房房價上漲8.2%,漲幅居全國第六。 中新社發(fā) 吳芒子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如何來理解建設部的“三限制”政策,我想這是政府通過強制性的方式來調整目前不合理的住房結構,再加上國土資源部的對拍賣土地時的限制。如果這個政策落實下來,不僅體現(xiàn)政府的基本宗旨,也是保證該行業(yè)得以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可以說,如果我們市場生產的產品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購買的產品,如果我們的市場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進入的市場,那么這個市場不僅能夠滿足絕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也能夠讓這個市場真正地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現(xiàn)在我們要問的是,建設部的“三限制”政策能否得以落實,其落實下來的可行性如何,以及這種政策的落實對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如何?

  可以說,該政策的落實,首先要配合的國土資源部應該出臺政策,即在土地拍賣時,也得強制性對要拍賣的土地進行嚴格的限制,即在土地拍賣時,告訴房地產開發(fā)商該應該生產什么類型、什么價位的房子、多大面積的房子。如果房地產開發(fā)商要改變該土地項目拍賣時的規(guī)定,或許重新加收土地拍賣款,或是對違規(guī)者嚴厲處罰,決不可心慈手軟。只有在這個前提條件下,建設部的“三限制”才有基礎。

  建設部出臺規(guī)則可以對住房項目的結構比重、對住房類型的面積有一定的限定,但對住房的價格多少可以限定嗎?比如說,建設部可以要求開發(fā)商在住房規(guī)劃中把這些限制落實下來,否則其項目不得開工。如中小戶型、中低價位的住房建設項目占全部住房建設項目的比重作出明確規(guī)定,超過比重的高檔住房項目將會被限制開工建設。

  我認為用行政的方式來限定住房市場價格可能不會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則土地的價格可以限定,但建筑材料、勞動力工資等方面的價格是變動的并不容易限定,以不確定的東西來限定未來產品的價格,不僅會讓這種價格的合理性令人懷疑,而且也為政府干預市場創(chuàng)造了條件。二則如果住房價格以高位時為基準,當住房的價格下落時,那么企業(yè)定價與市場價格的差額又由誰來補償。可以說,在市場經濟中,政府對產品限價可能帶來的問題會更大。

  此外,這種“三限制”政策對生產周期性較長的房產市場來說,中長期的影響會比較大,也是解決國內住房問題的必由之路,但是從短期來說,對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要對房價起作用只能夠是幾年后的事情。比如說,2005年“國八條”對調整房地產結構的強調,實際上是在今年的“國六條”中才對其政策細化落實下來。

  因此,“三限制”政策可以出臺推行,但真正解決目前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解決房地產投資過熱問題,這種調整沒有把握到要害上。而銀行的利率政策、信貸政策及稅收政策則是遏制目前高房價的最效的工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易憲容)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