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知名雜志《娛樂周刊》評選出“25位動作英雄”。在這份名單中,沒有“真功夫”的周潤發(fā)排名第七,風頭居然蓋過李小龍(第11名)和成龍(第15名),有“中國功夫皇帝”之稱的李連杰還壓根沒被選上。這頓時讓國內(nèi)媒體大跌眼鏡,無不紛紛為李連杰、李小龍和成龍叫屈。
這究竟是美國媒體不夠了解中國行情造成的“冤案”,還是西方電影圈另有一番評判標準?為此,記者采訪到美國《娛樂周刊》負責這項評選的高級編輯馬克·伯納丁。他的回答是:李連杰的國際影響力不及上榜的那三位,但他對李連杰決無成見。此外,《娛樂周刊》評的其實是“25位令人敬畏的動作英雄”,并非國內(nèi)眾多媒體所稱的“全球25大動作英雄”或是“影史25大動作英雄”。這份榜單只是普通的娛樂榜單。
動作英雄”的前綴被夸大了
這個榜單被國內(nèi)媒體報道時,被稱為“全球25大動作英雄”或是“影史25大動作英雄”。事實上,這份榜單的分量遠沒這么重,它只是《娛樂周刊》網(wǎng)站上種類繁多的榜單中的“普通一員”。
按照慣例,如果真的是分量頗重的榜單,一般都會用上“最頂尖(top)”或是“最偉大的(greatest)”之類的修飾。這份榜單若完全按原文翻譯,只是“25位令人敬畏的動作英雄” (“25 Awesome Action Heroes”)。
“發(fā)布”這份榜單的同一天,撰寫該榜單的編輯伯納丁還刊發(fā)了另外5篇評論,涉及電視節(jié)目及流行文化領(lǐng)域。在最近一月內(nèi),他策劃過的其他評選還有“15個險惡的銀幕撒旦”、“11個我們最喜愛的好萊塢吸血鬼”和“25個超強寶貝”?磥恚珜戇@樣的榜單,對他而言,是輕車熟路。
真要說到“全球”、“影史”的高度,《娛樂周刊》不是沒做過這樣的評選。撰寫“動作英雄”的伯納丁,他曾在早些時候策劃過《影史上最偉大的25部動作片》。那一次,從標題到導語,明明白白地說明,那是一次在全球范圍內(nèi)、對有史以來所有動作片的評選,而這份榜單上就用了“最偉大的(greatest)”。
當這個榜單傳到國內(nèi)時,它立刻被拔高了。刺激眼球的標題一個接一個,如《美國雜志評選全球25大動作英雄 李連杰未入選》、《美國選出影史25大動作英雄 周潤發(fā)擊敗李小龍》、《影史25大動作英雄 神探發(fā)哥no.7為港爭光》等。
究竟真相如何?那份榜單的原文里,導語只有短短幾句:“是不是已經(jīng)等不及看下個月的《戰(zhàn)狼》(根據(jù)北歐神話改編的好萊塢動畫片)會有什么表現(xiàn)?不如從我們的動作英雄名單里找找你喜歡的動作片,這里從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到烏瑪·瑟曼一應俱全!
導語下是按照逆序排列的25位以出演動作片成名的影星。該文按照圖配文的方式,在一張大圖邊上配上影星的簡短介紹,其中包括該演員的代表作品,以及一段和導語一樣充滿煽動性的簡短評論文字。從這種編輯形式到標題、導語的設(shè)計,可以看出,這份“25位動作英雄”的評選與其說是一次鄭重其事的大規(guī)模評選,更不如說像一份供周末消遣的薦碟榜單。
李連杰國際影響未超周潤發(fā)、李小龍、成龍
記者隨即給該榜單的撰寫人伯納丁發(fā)去電子郵件,希望能對有關(guān)“動作英雄”的話題進行采訪。伯納丁對這個采訪似乎不感興趣,他遲遲未曾回復,直到記者連發(fā)了數(shù)封信后,才收到一份短短的回復:“我的確收到了你的來信,但我之所以沒回信,是因為我對于和李連杰有關(guān)的話題,實在沒有太多好說的。李連杰是個很優(yōu)秀的武打明星,但是他拍攝的電影,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他作為電影演員的國際影響力,并沒有超越周潤發(fā)、李小龍和成龍所達到的成就。這就是為什么他不在評選名單上的原因。就我個人而言,我對他絕無絲毫的敵對意見!
對于這份榜單的評判標準,伯納丁不愿意多談,只是簡單地表示:他們所選擇的標準是對各個種族的演員都一視同仁。而對于周潤發(fā)為何能排在李小龍和成龍前頭的問題,伯納丁則“視而不見”,未作任何回復。
雜志選的是“動作英雄”,而非“武打明星”
其實,這份榜單出來后,之所以引起這么大的爭議,最主要的原因是周潤發(fā)居然比李小龍、成龍和李連杰更“動作英雄”。該榜單的排名標準似乎顛覆了以往國人公認的標準,不少輿論認為,“動作英雄”就應該是有真功夫的英雄,不該用替身不該靠電影特技,逢到打斗場面就該真刀真槍地上陣。
類似這樣的觀點頗為普遍,甚至不光局限于國內(nèi),在亞洲的華人影視圈內(nèi)都頗有市場。新加坡的《聯(lián)合早報》對于這份榜單的反應是《假身手騙美國佬 發(fā)仔獲選十大動作英雄 成龍排他后面》,該文以嘲笑的口吻寫道:“李小龍和成龍的真功夫,竟然打不過周潤發(fā)!是《臥虎藏龍》中的‘假’身手騙了美國佬……李小龍和成龍還排在他后面,煞是好笑! 李小龍是截拳道的創(chuàng)始人。李連杰自12歲拿到全國武術(shù)冠軍起,連續(xù)5年獲得總冠軍。成龍也曾投在京劇名角于占元門下,學得一身好功夫。比起他們,周潤發(fā)的“武學”生涯幾乎為零,他于1974年考入香港無線電視的藝員訓練班,從一開始走的路子就是“演”,而非“打”。
但正是“演”的能力,讓周潤發(fā)得以躋身“動作英雄”席位。要成為“動作英雄”,首要條件就是要演過出名的動作片。記者在查閱相關(guān)資料時發(fā)現(xiàn),目前關(guān)于動作片的基本定義是:“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好萊塢影片類型。它具備巨大的沖擊力、持續(xù)的高效動能、一系列外在驚險動作和事件,常常涉及追逐、營救、戰(zhàn)斗、毀滅性災難、搏斗、逃亡、持續(xù)的運動、驚人的節(jié)奏速度和歷險的英雄。”
由此可見,動作片中的“動作英雄”顯然不同于純屬“國粹”的武俠片中的武打明星,有沒有一身好武藝,并不是評價“動作英雄”的標準。
發(fā)哥比李連杰早七八年闖蕩好萊塢,前者出演的動作片在數(shù)量和知名度上也勝于后者,發(fā)哥的銀幕形象能勝出李連杰,看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至于發(fā)哥為什么能勝過成龍和李小龍,按伯納丁的意思,顯然是“仁者見仁”的事情。
是誰給發(fā)哥、李小龍、成龍排了座位?
這位敢說發(fā)哥比成龍、李小龍更牛的《娛樂周刊》高級編輯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他本人的電影修養(yǎng)是否足以勝任他做出的判斷?
記者查閱了伯納丁的個人資料,發(fā)現(xiàn)這位高級編輯也是個“高產(chǎn)”編輯。只要在《娛樂周刊》的網(wǎng)站上輸入他的名字,就能發(fā)現(xiàn)每隔一兩天就有他的新稿子刊登在網(wǎng)站上。此公對自己的介紹為:“我出生于紐約,長大后放棄了紐約,跑到了新澤西州,因為那里有青翠綠草、更低的稅收還有我的老婆,F(xiàn)在,我白天當一家雜志社的編輯,晚上當自由編劇,在這兩者的間歇,我抽空當個爸爸!彼钚隆俺榭铡备傻氖,是“不務正業(yè)”地創(chuàng)作了兩本漫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