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在內的四大文學名著是中國人的文學經典,根據四大名著翻拍的電視劇是否只能用中國演員?近日,新版《三國演義》和新版《水滸》電視劇的主創(chuàng)方對演員選擇范圍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引起爭議。
用或不用,各有理由
投資過億的新版《三國演義》將于下月開機,對于劇中眾多三國風云人物,目前觀眾心里有譜的大概只有“曹操”陳建斌一人。此前還傳出了日韓演員對該劇興趣頗濃并有意加盟的消息。新《三國》會否由中日韓“三國”演員共同出演?對此,執(zhí)掌新版《三國演義》的導演閻建鋼明確表示:“主要角色不可能由外國演員來出演,中國英雄就應該中國人演!
而另一部講述我國草莽英雄的《水滸》,則將考慮使用“外援”。出品方表示,《水滸》不僅是中國的《水滸》,更是世界的《水滸》,尤其在鄰國日本和韓國有著很深的影響力,因此新劇不排除考慮日韓演員,這也是為了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
支持反對,各執(zhí)一詞
引入外籍演員出演本土劇,對國內觀眾來說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在四大名著的拍攝中考慮使用“外援”來出演主要角色,在國內觀眾中依然掀起了不小波瀾。
質疑者認為,既然是國粹翻拍,為什么還要用外籍演員來演?不僅感情上很難認同,而且外籍演員能演出幾分角色的底蘊也很值得懷疑。支持者則認為,電視劇是小說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如果外籍演員中有更適合出演其中部分角色的,那么“英雄”又何須問其“出身”?央視一套不久前播出的《大清徽商》中,韓國女演員金素妍扮演的清朝女子一樣受到了中國觀眾的認可。
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專家指出,選擇外籍演員對于中國電視劇“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無疑起到促進作用,但合適角色才是選擇演員的關鍵。新版《水滸》的出品方也指出,新劇中是否啟用日韓演員,關鍵還在于演員是否契合水滸人物,而不存在哪國演員能演哪國演員不能演的問題。角色與“出身”無關,只與“合適與否”有關。
短評
莫把手段當目的
張紀中會來事。
每每新劇開拍前張紀中就來事,“郭靖”選誰,“令狐沖”找誰,“楊過”又是誰,總歸是撲朔迷離欲真還假,不讓觀眾猜到最后是不會消停的。
為什么?雖說美其名曰是尋找最合適的演員,但恐怕更多的是為了給新劇宣傳造勢。效果也的確有目共睹。所以一部新版《紅樓夢》,干脆把這種“演員猜想”折騰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先是沸沸揚揚的全球華人范圍選秀,然后推翻選秀結果,繼而因演員之爭索性連導演也改弦易轍了。如此“風尚”之下,其他同樣擁有大把角色資源的“名著”們又怎舍得放過炒作的機會?
誠然,“選角”很有理,只是千萬不要因為過分的造勢噱頭,而忽略了電視劇的真正嚼頭,只有嚼頭才經得住時間的考量。大好榜樣莫如87版《紅樓夢》。一樣的海選演員,但中間“折騰”的,并非選角過程而是如何表演,也才有了后來的經典。而我們眼下有無數躍躍欲試準備“超越”經典的翻拍新劇,跟老劇相比,除了能折騰“演員是誰”的本事外,是否有超越老劇的真能耐?
說穿了,演員出自哪國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是什么?如果你能把新劇拍過老劇,隨便你用什么手段;如不能,你的這些手段就成了目的,就有了一些嫌疑……記者 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