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央視青歌賽出現(xiàn)口誤,把孔子移民到了戰(zhàn)國,惹得江湖又一番喧嘩,網(wǎng)絡上一片“弄他,弄他”之聲。
只要名人說錯話,總是會有人較真一下,但對余秋雨,總是新賬舊賬一起算,成為文化盤點的盛宴。我對余秋雨的散文并不反感,但憚于輿論的大盤,往往不好意思說出來;貞浺幌陆鼛啄,余秋雨走的是一條遍地口水的苦旅,李敖批過,王朔批過,評論家批過,憤青批過,網(wǎng)民批過。仿佛不批一下余秋雨,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文學。于是,不禁想問一下,為什么被“弄”的總是余秋雨?
余杰應該是余秋雨的第一個苦主,一篇《余秋雨,你為什么不懺悔》拉開了討余的序幕。余杰滅余秋雨,是文人成名史上的老套動作,稍微一上溯就有劉半農(nóng)滅林琴南、李敖滅胡秋原、李澤厚滅朱光潛、一匹黑馬又滅李澤厚等經(jīng)典戰(zhàn)例。后來是有人給余秋雨捉蟲,還來了個“石破天驚逗秋雨”,一個“逗”字,成為大眾討余史上的點睛之筆。
群眾往往與暴力有染,群眾的語言暴力具有強大的破壞力,意見領(lǐng)袖定下調(diào)子,靶子就成了秋風里的落葉。對余秋雨的批判,不少也是真知灼見,當然也有無情橫掃,隨著余秋雨公眾形象的沉淪,后一種批判明顯占據(jù)了主流。
什么樣的文化人最容易成為靶子呢?可以參考王朔和韓寒的罵戰(zhàn)成果,他倆是近年最具有煽動力的意見領(lǐng)袖。
在王朔的陣前“亡魂”中,有季羨林、張藝謀、陳凱歌、余秋雨、舒乙等一份長長的名單,王朔自負最懂大眾文化,人們也長期把他看作掌握著大眾文化方向的領(lǐng)軍人物。分析一下王朔的名單,也許可以感知一些大眾的脈搏。被王朔罵過的,大多聲名顯赫,屬于手把紅旗旗不濕的文化弄潮兒。季羨林德高望眾,語重心長,一副導師派頭;張藝謀左右逢源,執(zhí)掌權(quán)柄,一副梟雄派頭;舒乙言必曰老舍,一副貴胄派頭;郭敬明抄了白抄,氣煞莊羽,一副牛二派頭。至于余秋雨,莫非是一臉深沉的名士派頭害了他?
王朔描述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精英人士,讀過點書,知道點事,假裝謙卑,控制大量資源,絕對權(quán)力,自以為是圣人。而且多有媚態(tài),從不惹事,喜歡與權(quán)勢互送秋波,唱和往來。如果分析余秋雨的獨特之處,除了玩深沉比較招人煩之外,“戲子人格”也許應算上一個。平時一臉憂患,喜歡娓娓道來,五千年的文明全寫在臉上。一旦遭致批評,如提“文革”舊賬,文章新傷,會馬上一腔委屈,說自己從不害人,說對王朔有恩,還抗議盜版,要封筆退出文壇云云。不愛認賬,不耐指責,有點受害妄想,一挨罵就跳出來百般辯解,這樣反倒中了奸計,上了圈套,招來更大規(guī)模的批評,增加了圍毆的快感。久而久之,與大眾的互動,就成了條件反射般的習慣性動作。
在這個年頭,網(wǎng)絡話語軍團有獨特的趣味,他們對假有天然的敏感,矛頭往往指向愛“裝”的人物,如果誰不幸具有這樣的潛質(zhì),往往被剝得丟盔棄甲,體無完膚,直到原形畢露。而這個時候,他所面對的就不再是批評,而是大規(guī)模的調(diào)笑與戲謔,并在“網(wǎng)絡民兵”的圍觀中成為一個滑稽的符號,一個一臉困惑的小丑,再也沒人認真去聽他說了些什么。
□潘采夫(北京 媒體從業(yè)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