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亞運會勝利閉幕了!
這是一次格外不同的亞運會。這里飄蕩著陸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交匯的氣息,這里洋溢著開放和包容的精神,這里以其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氣魄給亞運帶來了諸多的“想不到”。想不到,看得到;想不到,體驗得到。廣州,已是大變的廣州;亞運,已然刻下濃濃的羊城印跡。
難忘記,廣州亞運會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開幕式“水創(chuàng)意”給觀者帶來震撼,從一滴水到汪洋大海,從一葉扁舟到浩浩帆船,從清水一許到滔天巨浪,“水”是廣東歷史不可磨滅的主題詞。從這里,海上絲綢之路啟航;從這里,中華古文明曾走向世界;從這里,近代中國多少仁人志士懷抱中國夢拼搏奮斗;從這里,改革開放打開了中華現(xiàn)代文明的新窗口。廣東,是中國張望世界的航船,而今,廣東迎來了全亞洲乃至全世界的關(guān)注,體育盛會所承載的不僅是競技和獎牌,更是人類文明的交相薈萃。
難忘記,廣州亞運會的開放和豐富。本屆亞運會不僅關(guān)注中國金牌榜數(shù)字的變化,更為其他國家的獎牌榜進行了更多設(shè)置。14個非奧項目的進入,是要讓更多的地區(qū)型普及項目被世界聚焦,讓更多地區(qū)的民眾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和祖國的榮光。亞洲擁有豐富的多民族文化及各類截然不同的地域特征, 亞洲的風采是那么斑斕多姿———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從喜馬拉雅山到富士山,博大的海洋、高聳的山脈,承載的是亞洲的瑰麗和壯觀,是亞洲多樣文明的崛起。壯哉我亞洲,雄哉我中華,巍巍哉我南粵之文明興旺!
難忘記,廣州人民的奉獻與付出。舉辦一次亞運會需要城市面貌的改善,需要交通的暢通, 需要諸多場館的興建,這一切,都離不開舉辦地人民群眾的支持。廣州是一個相對發(fā)達的市場經(jīng)濟社會,公民社會在這里發(fā)育早、成長快。從亞運會的安保工作人員到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再到普通市民,大家都在以各自適合的方式支持亞運會。這種支持有時是贊許,有時又是批評。廣州亞運會從一開始就不缺乏批評的聲音,比如《廣州歡迎你》的歌詞改編,比如“口罩男”對市政工程的公開責備,又比如廣州市委主要領(lǐng)導對亞運工程“擾民”的道歉以及地鐵免費措施的改革等。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存在反對的聲音、批評的聲音不僅不是這個城市的恥辱,反而是其開放、包容的文明展現(xiàn)。面對這些批評的聲音,廣州沒有封閉視聽,而是開門納諫,無則加勉,有則改之。正是在這樣一種開放的氛圍中,廣州不斷改進自身,讓亞運會更貼近民意,更體貼民情,也使得亞運會真正圓滿。
亞運會又是一場惠民的盛會。昔日的廣州,雖然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但城市面貌參差不齊,高樓大廈與破敗房屋比鄰而居,城中村矗立在城市的片斷里,外界時而把廣州指稱為 “大鄉(xiāng)鎮(zhèn)”。而今的廣州,流光溢彩,天更藍,水更綠,在保障拆遷戶合法利益的同時,讓這個城市天地日新。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為亞運會興建的場館遍布廣州各個區(qū)域,使得亞運會后體育場館變成全民健身之所在,真正使體育走向民間,讓普通百姓都能享受亞運帶來的利好。辦亞運,不能僅局限于金牌數(shù)量的多少,更要充分考慮到亞運閉幕以后的作為。一個能夠不斷進取和文明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公共服務型政府。把亞運會當成一次為公民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務的契機,亞運后的廣州更值得期待。
激情盛會,和諧亞洲。本屆亞運會帶來了無數(shù)個感人瞬間,帶來了激情四射的競技比賽,也帶來了友誼第一、公平競賽的體育精神。本屆亞運會不僅是賽場內(nèi)的亞運會,更是賽場外的亞運會,是廣州以及廣東改革事業(yè)的一次大總結(jié)、文明發(fā)展的里程碑、繼續(xù)科學發(fā)展的新起點。
請把你的歌留下,請把我們的友誼帶走。文明的崛起比什么都重要。廣州做到了,廣東做到了,中國做到了。收拾行裝,我們邁步再前行!
參與互動(0) | 【編輯:劉通】 |
專題:第16屆廣州亞運會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