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新社記者得知,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民族鄉(xiāng)三家子村,全村70%以上的人口是滿族,并且仍有幾戶年過八旬的老人會說簡單的滿語并正在努力將這一瀕臨失傳的文化傳承給后人。記者15日下午,驅車趕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h友誼民族=鄉(xiāng)三家子村進行了實地探訪。
富裕縣友誼民族鄉(xiāng)三家子村地處位置偏僻,距離富?h大約有50多公里的車程,沿途都是大片的耕地。只有一條道路通向三家子村。記者幾經打探才找到了這個偏僻的村落。在村口記者看到了一塊石碑,上面寫有滿文和漢字對照的“三家子村”。在石碑的不遠處,一幅三家子村的宣傳畫格外醒目,同時也有滿語文字附在這幅畫上,寫有“這里是一個滿族語言的部落,這里是一處滿族文化的遺存”。 在這兩處標志物上,便把三家子村特有的滿文化特質表現的淋漓盡致。
近日中新社記者得知,黑龍江省富?h友誼民族鄉(xiāng)三家子村,全村70%以上的人口是滿族,并且仍有幾戶年過八旬的老人會說簡單的滿語并正在努力將這一瀕臨失傳的文化傳承給后人。記者15日下午,驅車趕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h友誼民族=鄉(xiāng)三家子村進行了實地探訪。
富?h友誼民族鄉(xiāng)三家子村地處位置偏僻,距離富裕縣大約有50多公里的車程,沿途都是大片的耕地。只有一條道路通向三家子村。記者幾經打探才找到了這個偏僻的村落。在村口記者看到了一塊石碑,上面寫有滿文和漢字對照的“三家子村”。在石碑的不遠處,一幅三家子村的宣傳畫格外醒目,同時也有滿語文字附在這幅畫上,寫有“這里是一個滿族語言的部落,這里是一處滿族文化的遺存”。 在這兩處標志物上,便把三家子村特有的滿文化特質表現的淋漓盡致。
據了解,富?h友誼民族鄉(xiāng)三家子村是我國目前唯一保留著較為完整的滿語口語的村落,被譽為世界滿族語言的“活化石”。目前,僅黑龍江省檔案館就有六十噸的滿文史料亟待破譯,滿語急需保護與傳承,承擔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任務的中央民族大學已經將三家子滿族村定為滿族語言文化教學科研基地。
穿過一條小路,記者看到了一所滿族學校,在校園里的墻壁上也不失滿文的印記。記者來時學生們已經放學。一位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平時都在學習簡單的滿語字母。在采訪中,三家子滿族學校滿語教師石君廣告訴記者,他今年34歲,他之所以會說滿語就是他家的老人教會他的。在學校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學習簡單的滿語口語,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們才開始寫一些滿語文字。教授滿語課程的教材也是石老師自己編輯的。
采訪同期:三家子滿族學校滿語教師石君廣(06年開始我們富?h政府就是非常重視文化的傳承,開設滿語課程,而且聘老師把我聘為滿語老師,因為我從小就是跟這些老人學習滿語,就是可以跟他們用滿語溝通交流的,之后我們開設課程之后我們研發(fā)了學校校本教材就是滿語教材,首先是口語的然后還有書面語的)
石君廣老師向記者透露,在全村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是滿族,在教學上,石老師不僅教授學生們文化課程,還會教授與滿族相關的一些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有幾個還沒有回家的學生們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學習滿語的成果。
現場同期:(學生們朗讀簡單的滿語字母)----
(我愛滿語)
石老師還將記者帶到了一位老人的家中,這位孟淑靜老人今年86歲,從小就一直住在這個村里,小時候老人的長輩都說滿語。孟老直到八九歲以后就開始說漢語了。老人還告訴記者,在老人家里保留著老人小時候穿過的滿族的服裝,只是因為年代久遠,已經不知道放在了哪里。當記者詢問是否留有年輕時候身著滿族服裝的照片,老人說那些珍貴的照片都在老人孩子手里珍藏著,記者未能拍到這些珍貴的畫面。老人現在已經被富?h人民政府聘為“滿族語言文化傳承人”。
采訪同期:
(奶奶今年高壽) 村民 孟淑靜 86
( 一直住在咱們三家子村嗎)
村民 孟淑靜(一直在這村 一小就在這個屯子 就說滿族話早些 我的爺爺奶奶爹媽都說滿族話 在早不會說漢族話 老人們都說滿族話 這個屯子就十幾家人家都是滿族 老人們都說滿族話 我們會說話都跟著學滿族話 偽滿日本人來 那時候人家就不讓說滿族話 讓學日本話 讓念漢語書)
據了解,三家子村的建立是在康熙年間,由駐齊齊哈爾水師營的戰(zhàn)士計、孟、陶三家最先定居在這里,后又陸續(xù)遷入關、吳、富、趙、白等滿族姓居民。最早三家子村的滿族各姓都是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統領下的八旗披甲,他們以及他們的后代都能很好地使用滿語。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外來人口的大量增加而改變了語言環(huán)境。1961年,三家子村滿族人口占全村總人數的84.7%,到1986年卻只占50%左右,外來人口中又以操漢語者居多。
記者 邱傳祥 王超 黑龍江富?h報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