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城管困局”的討論,昨天跟朋友爭論了好久:假如沒有城管,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么影響?朋友頑固地堅持:沒有城管,地球照轉(zhuǎn),城市如常,烏七八糟的恁多是非,也將從我們眼前消失——— 生活可能反倒一片光明。非常理解朋友的怨氣,在市面上耳聞目睹了某些城管打人、砸東西的場面,“本能地厭煩”,說幾句氣話也不足為怪。
難以釋懷。回到家,打開電腦,無意中看到一則關(guān)于城管的帖子,非常有趣,順手摘了下來:
假如沒有城管,道路將被無照商販擠占,很多事故由此發(fā)生;
假如沒有城管,想到窗口呼吸新鮮空氣的你,將不容推辭地享受街邊烤串的“濃郁芳香”;
假如沒有城管,你的小區(qū)綠地上的臨時窩棚成行,鄰居家的鴿子將每天主動到你的窗臺上送“花肥”;
假如沒有城管,你家周圍將垃圾堆座座,有一天你可能在廚房里會偶遇那白胖胖的可愛蛆蟲;
假如沒有城管,你將整夜傾聽周邊工地的勞動奏鳴曲,陪著你到天亮……
這“歪詩”可能有夸張的地方,但又不能說是毫無道理的“抬杠”。相反,在大家提出很多批評的時候,對于城管的功能與作用,我們恰恰需要給出一個正確的評價,否則,在情緒化背景下,我們很容易從一個極端義無反顧地沖向另一個極端:為了城市的秩序,呼喚城市有這樣那樣的管理;為了城管隊伍的害群之馬,我們像筆者的朋友那樣,重回“無管理”的訴求。
希臘的神諭告誡說,“認識你自己”;在城管困局的破局過程中,不管是換位體驗,還是熱烈討論,我們同樣需要接受告誡:正確地認識城管——— 不回避、不偏激;一就是一,幾就是幾。
有城管說,你們知道我們有多大的委屈嗎?有城管說,大家為什么老用幾個害群之馬給我們這個群體貼標簽?更有城管把自己比作城市的“家庭主婦”,干的活多、雜、細、碎……其實,作為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特殊的群體,“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quán)”招牌下的今日城管,的確背負了太多的職責:市容市貌、城市綠化、環(huán)境保護、工商行政、公安交通……幾乎方方面面。過去大家罵工商、罵稅務(wù)、罵市容……今天直接得罪人的“活”多數(shù)劃到城管名下,罵名也幾乎統(tǒng)統(tǒng)集中到那里,這有必然性。
可以想象一個最基本的執(zhí)法困局:小區(qū)門口擺起小攤,小攤多了,蒼蠅垃圾也多了。城管管不管?不管,有人說我們納稅白養(yǎng)活你了;管,有人會覺得買東西不方便了。況且,對攤販多次說服不管用怎么辦?收東西、起沖突……似乎也水到渠成。不是說一執(zhí)法就該“起沖突”,而是說這些沖突,常常是多種力量的結(jié)果。
要避免泛化的雞說雞、鴨說鴨,令困局進入一個“可治理”狀態(tài),我們的討論必須具備起碼的公道,站在“大家都有難處”的現(xiàn)實土壤之上,否則,公眾站在道德高地上再多的批評,不能落地,也基本等于零。只會令本分工作的城管隊員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反正大家都說我們粗暴,干脆“將粗就粗”。輿論的道德底線設(shè)置高了,才能兜住更多的城管德行。
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城管,將無法想象那是怎樣烏煙瘴氣的一個世界;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城管,那將無法想象這個城市如何對外開放……但城管管理者必須意識到:公眾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意見,正是因為對于城管正規(guī)的執(zhí)法工作有太多的需求;大家責難的不是城管群體,而是城管中執(zhí)法態(tài)度、方法、作風有問題的人。假如沒有“城管”,城市將一片混亂;但假如蠻橫的城管太多,城市將更加混亂。(作者:畢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