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jīng)|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wǎng)|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新聞浮世繪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行人撿錢助偷背后隱藏“孤島心態(tài)”
2007年07月12日 11:32 來源:濟南時報

  “抓小偷!”大街上,一個身材瘦弱的女孩猛追一小偷。突然,小偷從懷里掏出一大把百元大鈔,往空中一撒。七八個行人沖過來,抓起地上數(shù)千元鈔票,轉(zhuǎn)眼就跑了。趁行人忙著撿錢,小偷一路狂奔,不料遇見保安,于是小偷第二次撒錢,隨后逃之夭夭。1萬元只追回2800元。目擊者說那些撿錢者比小偷還可恨(7月11日《現(xiàn)代快報》)。

  學者孫立平曾將道德的滑坡稱為“底線失守”。所謂底線,就是常態(tài)社會中應當保持而且無需強調(diào)即能儲存于人腦海中的信念。其表現(xiàn)的形態(tài)可能豐富多樣,理解可能千差萬別,但可以用一條標準來衡量:己所不欲。那些突破己所不欲的行為多可能挑戰(zhàn)道德的底線,造成道德滑坡,如醫(yī)德的衰退、師德的淪喪等等。這些道德層面的問題皆是己所不欲而施于人的。

  而在“撿錢助偷”的事件中,那些行人的表現(xiàn)也可以說是突破了道德底線。在法制和補償措施還有待完善的現(xiàn)實下,見義勇為無疑是一種稀缺的行為,雖然社會一直呼吁人們要見義勇為,但事實上有不少人已經(jīng)默認了見義不勇為的可接受性。但如今,不僅見義勇為不能做到,而且連更低的底線也不能堅守了:那些見錢眼開的行人,將別人被偷的錢看成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忙的不是捉賊,也沒有選擇沉默,而是趁火打劫。

  為什么人們會變得如此盲動和自私呢?難道他們不會做個假設,假如我遇到此事,我希望其他人怎樣?如果他們還有己所不欲的話,他們應該不希望類似的情形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墒,他們的行為卻在說明他們似乎沒有這種己所不欲;蛘哒f,他們的己所不欲并不會貫徹到其具體的行動中。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一個可以解釋的答案就是,人們在信任漸失的現(xiàn)實中形成了孤島心態(tài)。

  在相互的質(zhì)疑和相對剝奪感的作用下,人們習慣把自己看成是與他人無關的孤島。自己的喜悅不能與人分享,自己的痛苦無人關注,自己的利益無人在意,在被忽視和自我珍視的心態(tài)下,人們習慣了將己所不欲看得無關緊要。因為,無論情形怎樣都會無人過問,那么,己所不欲又有什么堅守的必要?沒有了被關懷的信心自然沒有了關懷別人的熱情,于是孤島意識形成,人們?nèi)绻聧u般沉默。

  要打破孤島般的沉默,讓人們走出孤島般的自守,需要讓社會充滿互助和互愛。而互助和互愛的前提是相互的守望,相互的交流。沒有守望就沒有了關心的起點,忽視總是冷漠的開始。而沒有了交流就沒有了關懷的可能,因為關懷總是有針對性的,總是在明白需求和訴求的前提下才能進行。雖然,“撿錢助偷”可能只是個案,但其背后隱藏的孤島意識卻是需要警惕的。


 
編輯:張磊】
:::相 關 報 道:::
·小偷被追趕當街兩次撒錢 路人紛紛撿錢致其逃脫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