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蘇州3月16日電(周麗偉)記者今天從蘇州市吳中區(qū)文管會了解到,為了提升洞庭(山)碧螺春茶的文化含量,保護碧螺春獨特的炒茶技藝,碧螺春原產(chǎn)地蘇州洞庭山正積極準備對碧螺春茶炒制工藝申報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產(chǎn)于古城蘇州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被譽為“茶中仙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因常年生長在枇杷、楊梅、橘子等果樹交織成的天然綠色香氣環(huán)抱之中,形成了“纖細多毫、嫩香持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的獨特品質(zhì),又因色澤銀綠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炒制工藝歷史悠久,早在明萬歷二十三年張源撰寫的《茶錄》中,對當時洞庭東西山綠茶(炒青)的采摘、炒制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優(yōu)劣定乎始鍋,清濁系于末火;鹆蚁闱澹伜窬耄换鹈蜕,柴疏失翠;久延則過熟,早起卻還生。熟則犯黃,生則著黑。順挪則甘,逆挪則澀。帶白點者無妨,絕焦點者最勝!
碧螺春能成為茶中極品,除了其特定的氣候、生長條件,他的制作工藝更是保證其上品的關(guān)鍵,其制作過程極繁,操作技術(shù)要求很高,是真正的“功夫茶”。碧螺春所用嫩芽是初展的一芽一葉,每斤成茶平均要五到六萬個頭,從采摘到鮮葉揀剔,上鍋后的高溫殺青、熱揉成形、搓團顯毫、文火干燥,前后要經(jīng)過六道基本工序,始成碧螺春。其間的火候強弱也是關(guān)鍵性的,往往上品嫩芽,因火功、炒制技術(shù)上的缺陷,便成下乘碧螺春。
據(jù)蘇州市茶葉協(xié)會負責人介紹說,碧螺春制作工藝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窘境,申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通過保護其獨特的炒茶技藝,并由此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成為炒茶能手,使得原汁原味的正宗“極品御茶”能永留后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