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滾動| 國內| 國際| 軍事| 社會| 財經| 產經| 房產| 金融| 證券| 汽車| I T| 能源| 港澳| 臺灣| 華人| 僑網| 經緯
English| 圖片| 視頻| 直播| 娛樂| 體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視界| 演出| 專題| 理論| 新媒體| 供稿
字號:

甘肅岷縣漳縣地震災區(qū)發(fā)放一萬頂新增棉帳篷

2013年08月29日 13:27 來源:甘肅日報 參與互動(0)

  8月17日,在岷縣漳縣抗震救災轉入過渡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階段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來到岷縣漳縣地震災區(qū),深入鄉(xiāng)村農戶、基層醫(yī)院,實地視察地震災情,親切看望受災群眾。當李克強總理了解到受災群眾帳篷還比較緊張時,立刻要求民政部再調集一萬頂棉帳篷,本月內發(fā)到群眾手中,確保廣大災區(qū)群眾順利安全過冬。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在岷縣考察時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市有關要求,岷縣漳縣緊急動員干部群眾,深入開展災區(qū)帳篷“單換棉”和補缺調劑工作。截至8月28日晚,增撥岷縣的兩批8500頂、增撥漳縣的1500頂共1萬頂帳篷,已全部到位并完成了“單換棉”和補缺調劑任務。

  齊心協(xié)力,把總理囑咐的事情辦好

  岷縣縣委書記郭世杰介紹說,岷縣認真扎實地落實李克強總理指示精神,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精心組織動員廣大干部群眾,以人為本,全方位開展了帳篷調運、調換、調劑和受災群眾需求核查等工作,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在帳篷調換、發(fā)放工作中堅持做到“四個明確”,即明確要求、明確責任、明確時限、明確紀律,并把棉帳篷的申請、調運、發(fā)放、數據統(tǒng)計上報和單帳篷的回收以及補缺調劑等任務全部靠實到了縣、鄉(xiāng)、村各級領導和干部身上,實現了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的“無縫對接”,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為保證帳篷盡快到位發(fā)放,岷縣安排專人赴隴西鐵路貨運站,通過鐵路和公路同時調運,僅用3天時間,就將第一批7500頂棉帳篷全部拉運到位。棉帳篷到位后,各鄉(xiāng)鎮(zhèn)嚴格按照“受災群眾個人申請、村委會審核、鄉(xiāng)鎮(zhèn)政府審批發(fā)放”的程序進行公開發(fā)放,并及時組織人力進行搭建,保證置換任務盡快落實?h上在帳篷發(fā)放過程中,在保證重點受災群眾需求的前提下,對三代同堂、兒女婚事、生育子女、一家多口等受災群眾的特殊情況充分考慮,保證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

  為了及時掌握帳篷調換、發(fā)放工作進度和受災群眾需求,岷縣、漳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深入重災區(qū)進行督查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縣紀檢監(jiān)察、民政等部門組織專人開展專項督查,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限期整改落實。同時,縣委辦、縣政府辦及時通過信息平臺向各鄉(xiāng)鎮(zhèn)傳達省、市、縣關于帳篷發(fā)放的工作要求和時限要求,督促鄉(xiāng)鎮(zhèn)加快帳篷調換、發(fā)放進度,確保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用心用情,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

  連日來,隨著一批批棉帳篷運抵岷縣災區(qū),一個個全新的棉帳篷安置點拔地而起。物資搬運、帳篷搭建、照明取暖設施安裝等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據了解,這次岷縣漳縣地震災區(qū)新增的帳篷都是棉帳篷。主要用于安置房屋倒塌、嚴重損壞及居住地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受災群眾。

  “群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梅川鎮(zhèn)黨委書記周龍平說:“為了做好這項工作,鎮(zhèn)上干部和村社干部全部進村入社,對沒有棉帳篷、多戶一頂棉帳篷的村社進行了摸底核查,堅持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一把尺子量到底,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充分體現出公平、公正、透明,群眾對帳篷發(fā)放調劑工作很滿意!

  禾馱鄉(xiāng)鄉(xiāng)長藺俊龍介紹,在帳篷發(fā)放過程中,他們對新增的外出務工人員返回、兒女婚事、生育子女等特殊戶進行排摸,一并納入發(fā)放范疇,并通過內部調劑、調撥發(fā)放等方式,合情合理解決了特殊戶的實際困難。

  8月27日下午,記者在梅川鎮(zhèn)看到,從各個村莊趕來拉運棉帳篷的車輛川流不息,梅川鎮(zhèn)民政站站長何如娜說:“現在棉帳篷發(fā)放已經接近尾聲,單帳篷換棉帳篷,群眾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

  記者來到梅川鎮(zhèn)車路村,一社村民董四平家院子里左鄰右舍6個年輕人正幫他家換棉帳篷。從拆卸單帳篷、重新平整場地、搭建棉帳篷到安裝照明、取暖設備以及擺放床鋪、灶具,不到兩個小時就全部完成。董四平笑著說:“我們這次單帳篷換棉帳篷,村上成立了‘互助小組’,既保證了更換速度,又保證了搭建質量!

  心心相印,災區(qū)的冬天不會寒冷

  時值秋日,但地處高寒陰濕山區(qū)的岷縣,早晚已是寒氣逼人。

  走進這次地震的重災村梅川鎮(zhèn)永光村,一到村口,一排排藍色的帳篷就闖入眼簾,鮮艷的黨旗在安置點上空迎風飄揚。

  在7月22日發(fā)生的地震中,李改花老人一家五口人只有她一個人幸存。李改花老人的帳篷已換成了棉帳篷,床上鋪著全新的被子和床單,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包h和政府對我們受災群眾好得很,前幾天,總理到村里看過我們,還到我的帳篷里坐過,非常關心我們,總理說給我們棉帳篷,棉帳篷真的很快就來了,全村人特別高興。”李改花老人的言語里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在永光村四社村民宋彥彬家的帳篷里,一家六口人正準備吃早飯。一盤炒洋芋絲和一碟醋溜番瓜已經上桌,女主人還在忙著煮面條!凹依锏姆孔油耆徽鹂辶耍缴系膸桩地也被毀得差不多了,家里老人有病,負擔挺重的!彼螐┍蚋嬖V記者,地震發(fā)生后,政府給他們發(fā)了糧食和生活救助金,目前鄉(xiāng)親們正在準備秋收,生活已經沒有困難了!斑@幾天政府又專門派人送來毛毯、棉被和棉衣,單帳篷也全都換成了棉帳篷,還配發(fā)了火爐等取暖設備,溫暖過冬是沒問題了! 宋彥彬說:“地震是天災,政府為咱老百姓做的已經夠多了。不能全靠政府救濟,自己也要努力哩。”

  岷縣梅川鎮(zhèn)永星村一社村民張海忠告訴記者:“災區(qū)就是個溫暖的大家庭!庇佬谴迨谴舜蔚卣鹬貫膮^(qū)之一,地震后,許多人家連一雙筷子都沒從廢墟里拿出來。過去一個月里,大家有飯同吃,有活同干,全村人成了一家人,干部也跟群眾心貼心!暗卣鸷,公路塌方、供電中斷、吃水困難,縣鄉(xiāng)村的干部天天和我們一起清理廢墟、搬運物資、搭建帳篷,現在又幫大伙兒換棉帳篷、組織秋收生產、規(guī)劃房屋重建,一趟又一趟來問我們還缺啥,真讓人感動。”張海忠說:“黨和政府記著咱災區(qū)人民,李克強總理親自到咱這山溝峁梁上看望大家,扳著手指頭記下了鄉(xiāng)親們的困難,眼下棉帳篷、火爐已經送來了。我們受災群眾打心窩里感到溫暖。”

  永星村扎扎小學校長張建棟說:“災難是一門課程,讓我們認識了社會,懂得了感恩!

【編輯:張海桐】

>社會新聞精選: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