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chǎn)|電訊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倉頡墓與黃帝陵遙相呼應(圖)

2006年04月19日 09:54

  民間歷來講究風水,人死了都要精心地選一塊地做陰宅。過去,從帝王將相到平頭百姓莫不如此。據(jù)說莫穴選好了,一代帝王的江山可保無虞;一芥草民的后人也可人丁興旺;反之江山會夭折,宗肪會斷流。

  陜西白水的倉頡墓北依黃龍山,南傍洛河水,是一處鐘靈毓秀之地,東有鳳凰山(又名壺梯山),西有豐樂塬,東西兩道南北土梁,宛若兩條蛟龍盤繞于左右,墓穴居其中猶如形成明珠一顆,因之被稱為二龍戲珠穴。頭枕黃龍山,背風避陰,足蹬洛河水,一泄千里,占盡了風水。按我國傳統(tǒng)的風水說法此地是個上好吉穴:背有靠山,前有平洋,左右有青龍白虎二列山水,將龍氣收藏不露,遠遠望去祥氣氤氳,云蒸霞蔚,是個安享千年的風水寶地。倉頡死后葬在這里,亦能“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黃帝是非凡之人,惠眼識珠,才敕倉頡仙骨葬于此。歷經(jīng)歲月滄桑,墳墓至今完好。

  倉頡墓,高4.6米,周長48米,外砌六角花墻,東西各開一門,供游人出入。圍墻為民國二十八年所建,是國民黨將軍朱慶瀾去黃龍墾區(qū)路過倉頡廟時,看到墓被人們踐踏破敗不堪,便出資一千五百元,并從當?shù)丶Y修起了這道圍墻,將墓保護起來。墓和圍墻之間有一通道,可供游人拜謁。相傳,繞倉頡墓一圈,可保四季平安,繞墓兩圈,家出狀元,繞墓三圈,富貴如山。誠心拜謁到倉頡的人們都會得倉頡的降福。東西墓門兩側各有朱將軍所提的對聯(lián):“畫卦再開文字祖,結繩新創(chuàng)鳥蟲書”,橫額“通德”,意思是倉頡繼伏羲氏八卦記事之后再開文字先祖,易結繩記事之后創(chuàng)鳥蟲之書,他的功德可以通天地!坝晁诋斈旮刑斓,同文永世配橋陵”,橫額“類情”。意思是倉頡當年感動天帝,天帝曾降谷子雨以為酬勞,倉頡所造文字及陵墓與橋山黃帝陵相互應,永垂青史。他所造文字可類萬物之情。墓門周圍則為一些吉祥磚雕,其刀法細膩,技法高超。

  倉頡墓與黃帝陵同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神奇、神秘、神圣而又令人神往,如今已成為天下炎黃子孫探尋華夏文明之源的朝拜圣地。從地理形勢上看,倉頡墓周圍山川形勝,地貌格局和黃陵橋山有異典同工之妙,真不愧龍盤虎踞之地。由于黃帝陵、倉頡墓風水天成,景物佳構,天下稱奇,從而福蔭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炎黃子孫遍布四海,陜西省關中一帶和綿延數(shù)百里的渭北高原上才有了羅棋布的帝五陵墓。一位來白水倉圣廟觀光的游客,在參觀和聽了倉頡造字的傳聞故事之后,感慨地說:要知道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源頭,不妨到白水走一趟!

 
編輯:余瑞冬】
 
專題網(wǎng)站:陜西白水縣2006丙戌年谷雨節(jié)公祭倉頡典禮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