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chǎn)|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wǎng)|華 文 教 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chǎn) 經(jīng) 資 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人大代表彭富春:以公民教育塑造中國人新形象

2006年03月13日 09:59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電 題:以公民教育塑造中國人新形象——訪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彭富春

  中新社記者 沈嘉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彭富春認為提升中國國民素質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他向全國人大遞交建議,在中國小學至大學推廣以“法律、道德、信念”為核心的公民教育,藉此“塑造中國人的新形象”

  “我們的國民素質看起來有不少毛病,距離普世標準比較遠,但這只是外在表象。內(nèi)因是法律意識淡薄、道德滑坡和缺乏信念!迸砀淮赫f。

  公民首先是法律范疇上的概念,在他看來,法律意識淡薄表現(xiàn)在人們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例如在現(xiàn)實中遭到侵權不懂維護或以非法手段維護。至于道德問題則較顯然,常見的說法是“人心不古”。

  彭富春認為,當前另一個重要的現(xiàn)象是信念缺失,“首先是‘無信’,一個人如果沒有真正的信念,他對別人也就不可能有誠信。其次是‘迷信’,這一定程度上是市場經(jīng)濟的風險性讓人們?nèi)狈Π踩性斐傻!?/p>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他認為是市場經(jīng)濟引入了很多中國歷史上沒有的新問題而相關的制度又相不配套。

  “治國在于治人,治人在于治心!迸砀淮赫f,解決人心問題的關鍵是進行公民教育,“現(xiàn)在學校主要教授的是語言、知識和政治,一些思想道德課程也徒有形式,所謂公民教育基本是空白!

  他認為,對癥下藥的方法是,在小學至大學設立公民教育課程,首先加強法律普及,讓憲法所規(guī)定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深入內(nèi)心,成為公民生活的準則。其次,在道德意識方面,既令人懂得遵守“不傷害他人”的道德底線,盡可能向“關愛他人”的最高道德原則過渡,但又不無條件地用最高原則取代最低標準。

  關于信念培養(yǎng),彭富春認為,除邪教外,信念可以是宗教性或非宗教性的,相信真善美和愛也是一種信念。學校教授學生多元化的真善美,可以講佛教等宗教里的美好理念,學生可以自主甄別吸收。

  “公民教育做不好,中國現(xiàn)代化過程就會出現(xiàn)問題。”彭富春說,“教育是百年大計,應該上升為國家意志,并及早著手!

 
編輯:陶光雄】
 
專題網(wǎng)站:2006中國"兩會"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