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12日電 近700年前的1307年,中國元朝皇帝——武宗海山開始興建自己的皇都;近700年后的今天,在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以北15公里,后人可以通過遺留的城垣與宮墻想像著它當年的宏偉與興盛。
據(jù)歷史學(xué)家考證,元武宗1308年設(shè)立了中都留守司兼開寧路都總管府。隨后又先后設(shè)立了各種重要官署,由此該地成為元朝的三大都城之一的元中都。1358年,元中都被當時的起義軍燒毀,由此成為廢址。
近700年后的人們現(xiàn)在可以通過遺址上的城垣與宮墻來想像它昔日的壯觀與繁華。目前的元中都遺址共有27處保存較為完好的地上建筑基址。整體遺址由宮城、皇城與廓城組成,三城基址呈”回字型“相套結(jié)構(gòu),屬于中國傳統(tǒng)都城的“三重城”建制。
自1998年進行考古挖掘以來,元中都遺址已出土了大批石、陶、木、磚雕等建筑構(gòu)件以及銅、鐵、骨器等,其中出土較為完整的漢白玉角部器具的做工極為精湛,可被稱為元代雕刻的極品。遺址前殿東步道南側(cè)的磚雕象眼也頗為出名。
目前元中都遺址在進行“硬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并在建設(shè)集考古研究與蒙古宮廷建筑為一體的建筑,同時已開始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