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chǎn)|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chǎn)經(jīng)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wǎng)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探尋鄭和之路:文萊首都有一條“王總兵路”

2005年04月09日 11:05

  中新社南京四月八日電 題:文萊有一條“王總兵路”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華曾多次應邀赴文萊考察訪問,在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竟看到一條被稱為“王總兵路”(一說是“王三品路”)的街道,此路兩邊是住宅區(qū),綠樹成蔭,道路整潔,路標醒目,具有文萊風情。

  楊新華說,這是為了紀念與文萊有密切關系的偉大航海家王景泓,他是鄭和的副將。文萊政府用王景泓的名字命名街道,是顯示文萊對中文友好交往的重視。

  多年來,鄭和船隊是否到過文萊,一直是專家、學者探討的問題。楊新華認為,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有了這條“王總兵路”,更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這里所說的“鄭和船隊”,是指整個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并非指鄭和本人。鄭和七下西洋的分船航行是常有的事,到過文萊是確定無疑的。

  楊新華考證,據(jù)《新編鄭和航海圖集》圖示,鄭和船隊是在第二、第五次下西洋時到達文萊國的!多嵑拖挛餮笸禃r間及所經(jīng)國家和地區(qū)簡表》也有明確記載。此外,明代陸容撰寫的《菽園雜記》記有鄭和船隊到過渤泥國,這一佐證,可信度頗大。王景泓率分船航行到文萊,當?shù)厝嗣駷榱思o念他,修建并命名了這條“王總兵路”,也在情理之中。

  王景泓與鄭和同為正使,是統(tǒng)領二萬八千多名將士組成的龐大船隊的總兵,與鄭和又是親密戰(zhàn)友,他倆都是偉大的航海家。具有二十多年研究鄭和經(jīng)歷的楊新華介紹說,與“王總兵路”相映襯的是,在中國南沙群島的九樟群礁,還有一座景泓島。它的命名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其名一直沿用至今。

  楊新華在文萊的考察期間,還聽說了許多與中國有淵源的傳說,如華人王三品娶了文萊第一任蘇丹畢沙雅人的公主,成為第二任蘇丹,生了個女兒嫁給阿拉伯人阿里,阿里成了第三任蘇丹。因此,文萊蘇丹有三種血統(tǒng),即畢沙雅、阿拉伯和中國。至第三任蘇丹之后,凡舉行登基典禮,三族服裝都要具備。如今,文萊舉行重大活動,要穿馬來服、中國服和少數(shù)民族服裝。

  有趣的是,楊新華所聽到的每一個傳說,都離不開“王”姓,也離不開中國明代初年鄭和下西洋的特定時代!巴蹩偙被颉巴跞贰睉摱寂c鄭和下西洋時期的王景泓有所聯(lián)系。楊新華認為,文萊首都有“王總兵路”,中國南京有渤泥國王墓,并非巧合,這些歷史遺存,正積極地發(fā)揮著證實中國和文萊兩國友好交往歷史的作用。(完)

 
編輯:張明】
:::相 關 報 道:::
·探尋鄭和之路:文萊河岸發(fā)現(xiàn)兩公里中國瓷器道 (2005-04-07)
·探尋鄭和之路:鄭和在中國遺物留存知多少? (2005-04-06)
·探尋鄭和之路:麒麟是鄭和下西洋牽回北京的嗎 (2005-04-05)
·探尋鄭和之路:鄭和締結中國和文萊兩國友好關系 (2005-04-04)
·探尋鄭和之路:“失蹤”六百年的文萊第二世蘇丹 (2005-04-01)
·探尋鄭和之路:締結友誼 文萊國王體魄托葬中華 (2005-03-30)
·探尋鄭和之路:“本頭公墓”是中菲關系友好見證 (2005-03-28)
·探尋鄭和之路:鄭和造就了菲律賓血統(tǒng)的中國人 (2005-03-26)
·探尋鄭和之路:長眠在中國的菲律賓古國國王 (2005-03-25)
·探尋鄭和之路:鄭和與馬六甲三代國王關系友好 (2005-03-24)
·探尋鄭和之路:鄭和下西洋在馬六甲推行平等貿(mào)易 (2005-03-22)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