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原黑龍江省綏化市市委書記(正廳級)馬德賣官受賄一案,日前已由北京市東城區(qū)檢察院偵查終結。北京市檢察院二分院將于近日對馬德以涉嫌受賄罪提起公訴。
馬德案是建國以來查處的最大賣官案,牽涉原國土資源部部長田鳳山、黑龍江省原政協(xié)主席韓桂芝等眾多高官和綏化市一大批官員。據(jù)悉,共有265名官員涉案,其中包括綏化市下轄10個縣市的眾多處級以上干部,僅綏化市各部門的一把手就有50余人。
隨著查處馬德案掀起的廉政風暴,很多人認為這里的官員已成為“高風險職業(yè)”。綏化市第一次以常委投票方式產(chǎn)生的某縣縣委書記,到任半年就離職“改行”。個中原因,據(jù)知情人透露是他覺得在綏化當官“風險太大”、“太可怕”。
此前,黑龍江省委書記宋法棠說:“綏化過去由于主要領導喪失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起碼的品格,大肆買官賣官,用人上不正之風非常嚴重,葬送了一批干部,敗壞了社會風氣,在政治、經(jīng)濟、組織、作風等方面給綏化造成很壞影響!
馬德治下的綏化官場和民情
一周就在醫(yī)院里收了240萬元
2000年10月10日,綏化市主要領導集中觀看黨風廉政建設電視片《胡長清案件警示錄》,馬德看后,要求大家“吸取教訓,深刻反思,做到自警、自省、自律”,并強調“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嚴格遵守黨紀國法,自覺接受監(jiān)督”。
據(jù)知情人介紹,當李嘉廷、從?謩e在云南省省長、河北省副省長職務上落馬時,馬德除了表示惋惜,沒有受到更多的觸動。觀看《胡長清案件警示錄》時,他的認識還停留在“與己無關”的狀態(tài)。
就在此后不久的同年11月,馬德因病住院,海倫市(縣級市)委原副書記王學武來到綏化市醫(yī)院病房,交給馬德50萬元人民幣,馬德看都沒看,往床底下一踢。據(jù)知情人介紹,馬德有個習慣,就是“從不數(shù)錢”,由夫人數(shù)完了告訴他。次年,王學武升任青岡縣委副書記、縣長。
有一次住院,馬德一個星期就在醫(yī)院里收了240萬元。一位送錢的縣委書記說,是馬德的秘書通知的:“馬書記病了,你們也不來看看?”一位涉案的縣委書記說:“知道消息了,誰敢不去!而且去了不能空手!
但事發(fā)后,馬德的秘書卻否認這件事,馬德也否認:“不知道是誰通知讓他們來的!
買官賣官“潛規(guī)則”
在綏化,一些干部向記者表示,下級給上級送錢送物,乃至買官賣官,并不是發(fā)生在馬德身上的個別現(xiàn)象,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風氣。
肇東市(綏化市下屬的縣級市)的一位領導干部,30多歲,年輕有為,聽說馬德對他的工作“不太滿意”,甚至要“重新考慮”對他的任命,就急忙湊了25萬元給馬德送去。有關人士稱之為“保官”,意思就是雖然當上了官,但要“屁股坐穩(wěn)”,還得花錢。否則,位置就可能被別人“買了去”。
東北地區(qū)十分重視過年,每年春節(jié)前,綏化市所屬縣市區(qū)一些干部都要帶著錢給馬德拜年,否則,連過年心里都不踏實。在這樣的“潛規(guī)則”下,黨紀國法這樣的“硬規(guī)則”就失效了。
有一次,馬德到北京開會,有的縣委書記追到北京送錢。
2001年10月12日,《綏化日報》刊登新華社消息:沈陽市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向東受賄人民幣341萬元,美元23萬元,并有1068萬元的巨額財產(chǎn)不能說清合法來源,馬向東被依法判處死刑。
這讓馬德產(chǎn)生了巨大的震動?吹轿羧盏耐瑢W被槍斃,馬德感覺到“太可怕了”。他連續(xù)幾天沒睡著覺,將近期收受的錢款歸在一起,寫了一個明細,準備交給紀檢部門,以避免和馬向東一樣的下場。但由于工作繁忙,幾天后,他又把這事忘了。
一位辦案人員回憶:“提審馬德時,他曾經(jīng)說自己心理不平衡,甚至憤憤不平———‘我早該當副省長了’”,同時,馬德也為賣官敗壞風氣的責任感到委屈:“我還給趙洪彥(原綏化地委書記、省人事廳原廳長)送過錢呢!”
形同虛設的制度
馬德?lián)谓椈形瘯洉r,非常“重視”制度建設。他曾提出“堅持完善干部考察預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會投票表決制”。
2002年1月24日,綏化市組織工作會議上,他提出“領導干部和各級領導班子、各級黨組織推薦干部,必須署名,寫清推薦理由,實行推薦責任制。
綏化市組織部門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推薦干部責任書》,上面寫著:“中共綏化市委:本著對黨的事業(yè)、對干部選拔任用高度負責的精神,我以個人的名義鄭重地向市委推薦某某同志擔任職務。如果推薦情況不實,被推薦人‘帶病’任職或任職后出現(xiàn)問題,屬于用人失察失誤,造成不良后果的,我絕不推責辭咎,愿意接受市委對我的任何處分!
簽字署名的是各縣市區(qū)的主要領導干部,旁邊注明“此責任書在選拔干部的醞釀、決策環(huán)節(jié)公開;任用后,由市委組織部長期存檔!
2001年10月16日,綏化有關縣市提出五個不用:“溜須拍馬的不用,好吃懶做的不用,跑官要官的不用,平庸無為的不用,無德無廉、形象不端的不用”。
2001年12月5日,綏化全面實施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廉政述職,提出“把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各業(yè)務環(huán)節(jié)中的一些容易出現(xiàn)腐敗問題的事項全部納入述職內容中!
2002年1月10日,綏化市委一屆6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馬德強調:“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就如何落實《關于領導干部廉政述職的實施意見》,馬德說:“領導干部述廉、群眾評廉、組織考廉等有效措施,使全市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取得新突破。”
然而,馬德案的爆發(fā),充分說明這些制度形同虛設。
批發(fā)烏紗帽成為貧困地區(qū)腐敗官員斂財?shù)闹饕窂?/i>
綏化市地處松嫩平原,管轄10個縣(市)區(qū),3.5萬平方公里,人口550萬。全省66個縣排名,綜合經(jīng)濟實力最差的10個縣,綏化占了4個。記者在當?shù)乜吹,綏化市區(qū)的面貌更像偏遠、落后的縣城。涉案265名干部背后,是亟需改變的貧困狀況和嚴峻現(xiàn)實。
綏棱縣縣委書記李剛因向馬德“買官”、并向下屬“賣官”而受到查處。該縣有15000多名下崗職工需要就業(yè),3500多戶貧困戶急待解困,有700多名學生面臨失學,64個村的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障。
青岡縣縣長王學武一次給馬德送上50萬元,而這個縣1990年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01年被黑龍江省政府確定為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全縣有104個村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扶持的貧困村,近40%的農(nóng)業(yè)人口的生活水平在國定貧困縣標準以下。
明水縣縣委書記呂岱同樣受到查處。該縣生產(chǎn)條件極為惡劣,萬畝鹽堿地,流傳著“鹽堿地,破皮黃,干伺弄,不打糧,晴天起白沫,雨天白茫茫”的諺語。
最近,記者趕到綏棱縣時,縣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領導都出去跑項目了。”這個縣財政收入只有6500萬元,縣城里的馬路是10多年前修的,坎坷不平,城鎮(zhèn)面貌比較落后。新一屆綏棱縣委到任后,將當年的國內生產(chǎn)總值、財政收入、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分別下調了45%、29.8%和25.9%。GDP大幅度“縮水”,引起了廣泛關注。
李剛落馬當年,他們爭取到7749萬元的國家轉移支付資金,補發(fā)了多年拖欠的436萬元農(nóng)村教師工資,償還了665萬元的歷史陳欠,機關事業(yè)單位職工工資按時發(fā)放。
出乎綏化組織部門意料的是,李剛被“雙規(guī)”前的民主推薦中,他的滿意率達到80%。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鳳鳴認為,李剛在任時,為老百姓干了不少實事,政績比較突出,所以群眾擁護,滿意率高,而他在背地里干些什么,卻鮮為人知。
對此,綏棱縣委一名干部說,老百姓最關心能不能吃飽飯,李剛買官“沒有禍害老百姓”,所以,群眾對他“并不反感”。
在明水縣育林鄉(xiāng),人們說“黑龍江省最窮的是綏化市,綏化市最窮的是明水縣,明水縣最窮的是玉林鄉(xiāng)”。村民杜傳友家低矮的泥土房快塌了,房梁已經(jīng)斷了,墻上都是裂縫。
當?shù)匾晃焕细刹空f:“馬德出事不奇怪,買來的官就得摟(意為斂財)啊,最嚴重的后果是綏化發(fā)展耽誤了,形成惡性循環(huán)!彼J為,買官賣官的社會風氣,使當?shù)馗刹康闹饕]有放在發(fā)展當?shù)亟?jīng)濟、改善人們的生活上,而是用在了跑官上。
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來,因為腐敗問題落馬的官員,大多是插手工程、項目,收取巨額賄賂,這幾乎已成為腐敗問題的一個時代特征。而綏化是欠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地區(qū),本身就缺少項目,缺少資金,這樣,馬德等腐敗官員的受賄構成,就以賣官為主!
馬德其人
記者在綏化采訪,一些知情人說,馬德當官有“霸氣”和“匪氣”,言行不一。
當了市委書記后,馬德開始“無所顧忌”。一次,馬德下鄉(xiāng),吃飯時,縣委書記不喝酒,馬德就罰他靠墻站著;綏化市(現(xiàn)北林區(qū))公安局長“得罪”了馬德,第二天馬德就下令將其調到較為偏遠的明水縣公安局擔任局長。
馬德曾對縣委書記們說:“我沒時間天天看著你們,工作你們自己干,報給我假數(shù)字,我就收拾你們。我干過縣長、書記、主管工業(yè)的副市長,我什么不懂?”
2000年7月3日,馬德在中共綏化市委第一次會議上表示,“決不搞以權謀私和權錢交易”,“帶頭保持清正廉潔”。他說:“那些有利于個人功名而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影響干群關系的事,我們堅決不做。要形成一種敢于講真話的良好風氣,讓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弄虛作假等不良風氣無法立足!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馬德又是怎樣“帶頭保持清正廉潔”的?
在綏化,市委書記馬德與市長王慎義的矛盾幾乎是“公開的秘密”。王慎義比馬德大兩歲,同樣因為受賄而落馬。由于建筑工程發(fā)包蘊含經(jīng)濟利益,兩人都把自己的權力滲透到工程項目中,甚至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隊伍”。
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馬德性格中“柔情”的一面。
馬德第一次到明水縣永興鎮(zhèn)永興村農(nóng)民邢寶玉家,就留下500元錢,后來,又送來80公斤大豆良種和20袋化肥。這家農(nóng)戶表示,“我們全家都非常感激馬書記,要是沒有他的幫扶,我們今年就不會有這樣的好收成!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一位干部認為,馬德見到貧困戶掏出錢時是真誠的,不是演戲、作秀。但另一位老干部卻不以為然:“這就是臺上是人,臺下是鬼,當面清正廉潔,背后大摟特摟(東北話,意為斂財———編者注)”。
有關人士認為,馬德賣官受賄和慷慨濟貧也許沒有關系,卻反映出他身上的“矛盾人格”。
案發(fā)
2001年,黑龍江省農(nóng)行主管信貸工作的副行長丁志國出國,在上飛機前被“采取措施”,一場牽涉面廣、影響巨大的反腐風暴隨即在黑龍江拉開帷幕。
一筆來自牡丹江的貸款去向,牽涉出曾擔任牡丹江市副市長馬德的受賄問題。
2002年1月20日,當時的黑龍江省委書記來到綏化,作為陪同人員的馬德顯得心事重重,面色陰沉。這時,距離馬德被“雙規(guī)”還有兩個多月。
2002年4月1日,是馬德最后一次在綏化公開露面。
當天會議選舉綏化市出席黑龍江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56名當選的代表按姓氏筆畫排序,馬德位列第二,會上馬德強調:“要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嚴守政治紀律!
當日下午4時30分,馬德宣布會議閉幕。走出會場后,馬德即在綏化的政治生活中消失。他被紀檢部門宣布“雙規(guī)”。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