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李超洪的人,有人說他是不幸的。當他剛剛學步要走向這個世界的時候,一場小兒麻痹癥奪走了本屬于他的平坦世界。
也有人說他是幸運的。與其他同齡人一樣,他讀完了小學、中學,參加工作后還讀完了電視大學。近20年來,他主編、編著、參編、出版了《湖北公路史》、《湖北公路年鑒》(1993-1996)、《筑路者之歌》、《荊州地區(qū)組織史》公路部分、《荊州年鑒》(1995-2001)公路部分、《荊州公路十五年》、《招商引資指南》等部分,在各級報刊雜志上發(fā)表60余篇文史研究文章,還在全國數(shù)十家新聞媒體上發(fā)表了300余篇報告文學、通訊、新聞等作品,撰寫文字共達320余萬,其中編著的《不殘的人生》一書,29萬字,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反映了世界各國殘疾名人奮斗的足跡,獲河南省優(yōu)秀圖書二等獎;主編的《荊州公路史》,32萬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是湖北省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地市州級公路史,獲湖北省交通系統(tǒng)史志(年鑒)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參與總纂的《荊州地區(qū)志》,140萬字(主要負責25萬字的撰寫),由紅旗出版社出版,獲湖北省志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主編的《半個世紀的路》,86萬字,是湖北省交通系統(tǒng)第一部大型建設圖書;獨立撰寫的《半個世紀的路》,86萬字,是湖北省交通系統(tǒng)第一部大型建設圖書;獨立撰寫的《荊州古代道路文化》填補了國內道路文化研究領域的空白。硬筆書法作品26次在國際及全國性大賽中獲獎,其中多次獲一、二等獎,被中國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等10余個全國性的書法組織吸收為常務理事、理事和會員,并選送到中國美術館及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或地區(qū)參加展覽。1997年被湖北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破格晉升為社會科學研究系副研究員。并獲得國家和省市級一連串榮譽稱號。殘疾是命運的挑戰(zhàn)
那還是在他一歲半剛會學步的時候,一場小兒麻痹癥就把他的兩條腿揉搓成兩根綿條,喪失了行動的能力。3歲那年,他整整在醫(yī)院里躺了365天,才勉強治好右腿,但左腿卻萎縮變細,使他難以獨立行走。當同齡人像小鳥一樣在蹦跳、歌唱時,他只能坐在家里眼巴巴地看著流淚,他就是這樣在孤獨和苦悶中度過了自己不幸的童年。
14歲那年,他在上海華山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醫(yī)生用錘子敲開他的膝蓋骨,進行矯正、移植,一次手術往往要持續(xù)4個多小時。手術之后劇痛鉆心,常處于昏迷狀態(tài)中,但他總是咬緊牙關不叫一聲痛。為了分散注意力,減輕病痛和不影響學習,他經常躺在床上心里默誦著散文名句、英語單詞、回想著數(shù)學公式、物理符號和化學方程式。
1978年,他高中畢業(yè),第一次報名參加高考。但因醫(yī)治殘腿而耽誤了學習,落榜。
因為殘疾,他不能上大學;因為殘疾,他不能順利參加工作。在家待業(yè)的日子里,他就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和特長,選定了“寫作”和“文史研究”作為主攻方向,暗暗發(fā)誓要在逆境中闖出一條自學成才之路。
從此,他醉心于積累資料、借閱報刊、抄錄卡片。在圖書館里碰到不能外借的書籍時,他就帶著饅頭、餅干,坐在那里整天整天地抄寫。為練書法,他把柳公權的《神策軍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還有當代黃若舟書寫的鋼筆字貼,不知臨摹了多少遍,邊練邊研究各種字體的筆勢、間架、章法、探索書法技巧。就這樣,經他練過字的廢紙,足足堆有幾尺高,一撂撂地壘成臺階,托舉他去采摘成功之果。
坎坷的生活經歷使他深深懂得,殘疾對于不相信命運的人來說是一種真正的挑戰(zhàn)。奮斗是成功的階梯
一個名人曾經這樣說過,機遇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
1981年,他終于有了工作。一名殘疾青年被愛才惜才的荊州地區(qū)公路總段(現(xiàn)荊州市公路管理局)破格錄用為工作人員。單位領導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安排他在辦公室抄抄寫寫。不久,中央電視大學開辦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消息,像一股清泉滋潤了他干涸的心田。不能讀名牌大學,他就業(yè)余上“電大”。經過努力,他終于成了電大中文專業(yè)的首屆學員。
電大畢業(yè)后,為了發(fā)揮他的特長,單位領導先后安排他在辦公室從事文秘、宣傳和編史修志工作。
1988年,單位領導把《荊州公路史》主編的任務交給他。對此,他異常感動:“作為一名殘疾人,不能肩挑背負,不能像健康人那樣修路架橋為民造福,但我有一雙手和健全的大腦,可以拿起筆書寫公路發(fā)展史,謳歌養(yǎng)路工人高尚的情操,來報答黨和社會對我的一片深情!
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驅使李超洪一頭扎進浩瀚的史海中。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了收集三國赤壁之戰(zhàn)曹操敗走華容古道的史實資料,他在翻閱了《三國志》、《資治通鑒》、《江漢考古》等史籍資料后,專程來到當年曹操屯兵的洪湖烏林古寨,走訪當?shù)乩限r,實地考察華容古道走向,拍攝華容古道石碑照片。這次考察之后,他撰寫了一篇考證華容道的專文,發(fā)表在《中國交通報》上,后又寫進了公路史中。
1993年,作為湖北省第一部地市級公路史——《荊州公路史》,32萬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后,即以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學術價值受到好評。
與此同時,他參與編輯謳歌道工的報告文學、通訊集——《筑路者之歌》,得到了單位領導和養(yǎng)路工人的贊揚,其中他撰寫反映養(yǎng)路工人的人物通訊《跋涉者的足跡》獲得了荊州公路系統(tǒng)征文唯一的一等獎。多年來,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積極向各級報刊、電視臺、電臺投稿,每年上稿都在數(shù)十篇以上。特別是在1998年,荊州市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洪災,水毀公路嚴重,為了全面反映數(shù)千名養(yǎng)路職工戰(zhàn)洪災保暢通的豐功偉績,他拖著殘腿,多次深入到抗洪第一線采訪,撰寫了80余篇稿件先后在《中國公路》、《中國交通報》、《湖北日報》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極大地鼓舞了養(yǎng)路工人的士氣,為取得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被荊州市經委系統(tǒng)評為“抗洪救災先進個人”,成為全市受到表彰的唯一一位殘疾人。奉獻是人生的升華
他站穩(wěn)了腳跟。同時為了幫助更多和他一樣的殘疾人站起來,他還希望寫一本有關殘疾人的書。
殘疾人重塑人生,不受國籍、種族、地域、膚色的限制。他想,如果讓殘疾朋友多聽聽一些自強不息的動人的故事,那么全人類還將會釋放出多么可觀的創(chuàng)造潛能。
從1982年起,他開始搜求各種可以見到的報紙、期刊、書籍,仍不滿足,于是直接向各國駐華大使館去信,請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友好使節(jié)為他提供資料。
意大利、德國、奧地利、瑞士、丹麥、瑞典、澳大利亞等大使館都給他寄來了大量資料。美國殘疾人通行國際組織、加拿大盲人音樂家協(xié)會會長比爾·歐文先生也不遠萬里為他寄來了資料。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他收集了數(shù)百萬字世界各國殘疾名人的事跡資料。
他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選擇了世界五大洲、100位殘疾名人的業(yè)績重新撰寫成稿,其中有聲名顯赫的總統(tǒng)、總理、部長;有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文學家;有聾、啞、盲、癱而名揚四海的歌唱家、作曲家、企業(yè)家;有自身飽受傷殘折磨,卻以助人為使命的社會慈善家。
他把這些動人的故事認真地譽抄好,寄往出版社。
當收到河南教育出版社將這本書正式納入出版計劃的通知時,生性剛強的他兩眼濕潤了。他辛辛苦苦忙碌了這么多年,不就是想燃起這一把火,照亮千千萬萬殘疾和健全朋友的心扉嗎?!
1994年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也是他終身難以忘懷的一天。就在這天下午,他嘔心瀝血、辛勤筆耕10余載撰寫的長達29萬字的人物傳記《不殘的人生——百位海外殘疾名人的奮斗足跡》一書在武漢舉行了隆重的首發(fā)式。湖北省“四大家”及有關交通、公路、殘聯(lián)、宣傳、出版、新聞等部門的領導和代表近百人參加了首發(fā)式。
近期,李超洪主編的一部擬定名為《世紀對話》、反映世界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書籍正在緊張撰寫之中。“人生如登山,風光在險峰”,我們期望他在未來的歲月里,再攀高峰。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