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是上海熱,很多大學的留學生語言中心辦“上海話”學習班,滿屋子的金發(fā)碧眼在說“儂好”“狹狹儂”“夜飯吃過伐”,真是很有點地方自豪感的。在棉花俱樂部、長廊酒吧,經常有外國樂隊演唱,掀起高潮的歌曲不再是他們樂隊的成名作,而是他們用古怪的上?谝舫囊恍┥虾@细琛2贿^,有些歌手的上海話真是叫地道。我有個朋友,英國人,在路透社駐上海辦事處工作,業(yè)余時間就是遛達自己的樂隊,他們自己寫歌,自己唱,用的都是上海話。
但是,當老外們把“儂好”說得越來越地道的時候,上海的孩子們卻開始咬不準上海音了。原因很簡單,從幼兒園開始的“推廣普通話”運動已經成功地實踐。再加上,上海的高級移民越來越多,這些移民孩子一口優(yōu)越的普通話的確也成功地傳銷了我們的國語。自然,要說全民說一種標準語言,那也沒什么不好,但是,口口相傳的一些地方童謠怕是終于要失傳了,小時候,弄堂里一起唱“篤篤篤,賣糖粥;三斤核桃四斤殼!薄奥溆陣D,打佯嘍,小疤瘌子開會嘍……”的童年時代怕是永遠消失了。這還只是懷舊的一面,如果再細細追究一下方言的文化意味,挖掘一下方言的旅游資源和經濟效益,上海市政府真是不妨學學香港政府,一邊推廣國語,一邊也搞地方語言建設。
現(xiàn)在上海電視節(jié)目真是沒什么地方特色了。聽說潘虹拍了一部關于上海下崗女工的電視劇,原本是上海話配音,蠻原汁原味的,后來有關部門認為不符合語言規(guī)范,重新配音,改成普通話。外地人確實容易看了,但是原來一些語言華彩樂章就沒有了。再比如,從前電影里,毛澤東這樣的領袖人物是說方言的,小時候我們很喜歡學他們的口音。但現(xiàn)在毛主席卻在講普通話了。
張愛玲再也用不著去翻譯《海上花列傳》了。不需要方言,不需要地方特色,不需要了。我們生活的城市已經被改造得齊刷刷,早上都喝牛奶,出門都向左轉,都坐在電腦前,打字打字,打完字回家做一樣的夢,夢里說的是普通話,或者英語。
來源:摘自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 作者: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