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天空出現(xiàn)了一個很大的火球,劃出了一道長長的弧光;一個火球變?yōu)閮蓚、三個、四個,隨即拋出兩條、三條、四條長長弧光,弧光飄散開去……這不是電影,這是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9點,“哥倫比亞”解體的真實畫面。但如果,這一幕被好萊塢學去了呢?
如果“哥倫比亞”安然返回,就變成———
《阿波羅13號》Apollo13(1995年)
導演:朗·霍華德主演:湯姆·漢克斯、凱文·貝肯、艾德·哈里斯
什么,你不知道“阿波羅13”?喂老兄,你有沒有搞錯喲!讓我給你補一課吧!時間回溯到1970年4月,“阿波羅13號”飛船正要執(zhí)行登月任務。
一向對13這個數(shù)字極為忌諱的老美居然沒有跳過這個數(shù)字,難道是科學家為了表明自己不信邪?
可不信邪還真不行,這艘“13號”飛船還真碰上了倒霉事。一場突然發(fā)生的爆炸,讓飛船失去了氧氣、動力還有導向功能,3名太空人只好躲進登月艙。沒想到吧,登月艙已經是救命艙啦!于是,登月目標立刻改變,怎么讓老美安全地滾回老家去,才是最要緊的!
影片完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攝制組特別將一架波音707飛機內部改造成太空船的模樣,飛上天后再急速滑落,以產生失重效果。雖然時間只有1分鐘,但可想而知,演員們已經被這輛“超級過山車”折騰得夠嗆。湯姆·漢克斯表演相當出色,連現(xiàn)實版的太空英雄弗洛爾也稱他演得像。
這部影片絕對是極品的“科普教育片”!現(xiàn)在很多人對航天的基本認知大概就是從這里來的。影片節(jié)奏緊湊、險象環(huán)生,看來一定不覺枯燥!
如果“哥倫比亞”另有目的,就變成———
《世界末日》
Armageddon(1998年)
導演:邁克·貝主演:布魯斯·威利斯、本·艾弗列克
一顆巨大的隕石正在飛向地球,18天內將和地球相撞,地球上的一切都將滅絕。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太空總署想出了方法:派人坐航天飛機登陸隕石表面,鉆出一口深井,埋入核彈將其炸毀。亨利和手下人被選中,去執(zhí)行這項“膽大包天”的任務。
他們參加了有史以來最短的航天速成班訓練———12天,隨即分坐兩艘航天飛機抵達隕石,在經歷了各種困難后,終于把核彈放進了隕石核心。
沒想到老美也生產偽劣產品,核彈的自爆裝置居然失靈,亨利只好毅然留下人工引爆,與隕石同歸于盡。
如果“哥倫比亞”勇士年長40歲,就變成———
《太空牛仔》SpaceCowboys(2000年)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湯米·李·瓊斯、唐納德·薩瑟蘭
老,實在是老!法蘭、霍克、裘利、譚克曾經是美國空軍“神匠小組”的成員,陰差陽錯失去了成為首批太空人的機會。40年后,前蘇聯(lián)衛(wèi)星圣像號發(fā)生故障,將給地球帶來難以預料的災難。太空總署想讓當年設計同類衛(wèi)星的法蘭出面相助,沒想到他卻提出要帶當年伙伴一起去。于是,這群加起來超過250歲的“老太空人”終于等來了上天的機會。
這部影片的主旨并不在講太空,而是講老人。不服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借片言志,而4位主演的真實年齡也實在不小了,也不輸給片中角色。這幫老爺爺們還能演動作片,真是人老心不老。
如果“哥倫比亞”重頭來過,就變成———
《征空先鋒》TheRightStuff(1983年)
導演:菲利普·考夫曼主演:艾德·哈里斯、山姆·斯派德、丹尼斯·奎德
想知道美國人如何做“太空夢”,你得看看這部片子。啊,你想睡?沒辦法,足足193分鐘呀,活像一堂太空歷史課。耐著性子看下去,哦,是耐心聽下去吧,它可獲得過奧斯卡的最佳配樂獎喲!
片中美國制訂了自己的太空計劃,選中了阿蘭·舍帕德、戈斯·格瑞森等7位“王牌飛行員”。從零開始到成功發(fā)射太空飛船,他們經歷了16年艱辛,最后終于成為美國首批太空宇航員,完成了航天史上的壯舉。
不經意,你當然也會邂逅一些長著“太空面孔”的家伙。比如太空人之一的艾德·哈里斯在12年后,又出演了一部大名鼎鼎的航天電影《阿波羅13號》。不過,那時他已“官升一級”,可以坐鎮(zhèn)地面,對著水深火熱中的后輩們吆五喝六啦!
說來郁悶,這部史詩巨作實在太過冗長,情節(jié)拖沓,乃眾失眠患者去病的傳家寶物。惟一能稍振作精神的是其中為數(shù)不多的“搞笑”段落。比如7名太空人在太空總署受訓,簡直就是受刑。由于當時太空事業(yè)尚處于起步階段,連科學家們也拎不清應該做些什么,“土法上馬”的許多項目,滑稽可笑。估計,現(xiàn)實中那個花2000萬美元準備上太空玩一把的富佬,是經不起這種玩法的。
如果“哥倫比亞”是場騙局,就變成———
《摩羯星一號》CapricornOne(1978年)
導演:彼得·海厄姆斯主演:埃利奧特·古爾德、詹姆斯·布羅林
這部片子,建議一定看一看。雖然拍攝粗糙,特效虛假,但它卻引發(fā)了一場學術界的無頭官司,至今未有決斷。影片講的是,美國太空總署制定了一個人類登陸火星計劃。
登陸火星,可能嗎?這可不是科幻片!美國火箭發(fā)射之前,荒唐事發(fā)生了———3名宇航員被人從駕駛艙中架出來,送到位于沙漠中的基地。不是航天基地,是拍攝基地!
原來,老美火箭的生命維持系統(tǒng)有問題,根本不能保障太空人安全飛抵火星。為了掩蓋真相,太空總署出了個餿主意:他們把宇航員“請”到攝影棚里,運用電影特技向公眾“直播”登陸火星的全過程。不過,這一切都被細心的記者羅伯特發(fā)現(xiàn)了。牛吧,記者比科學家還厲害喲!
怕泄露秘密,太空總署最終決定,安排太空飛船在返回地球時燒毀在大氣層中,從此死無對證。正當大眾舉行紀念“太空烈士”的活動時,一名太空人從拍攝基地逃出,奮力跑向會場,揭穿了這場鬧劇。
怎么樣?這份奇思妙想,不多見吧!你有沒有想到它引發(fā)了什么懸案?對了,正是那場“蹊蹺”的登月。許多科學愛好者從這部片子中得到靈感,他們紛紛質疑美國當年登陸月球根本就是作秀,還像模像樣提出種種證據(jù),弄得太空總署灰頭土臉。他們只好推說,幾年后一定再登一次月球讓大家開開眼,以證明自己的清白。不過,既然你已經到月球玩過一遭,那這30年來,太空總署都干什么去了?不會是搭個新棚子,準備拍攝“登陸冥王星”吧!
如果“哥倫比亞”去到月球,就變成———
《從地球到月球》FromtheEarthtotheMoon(1998年)
導演:湯姆·漢克斯、弗蘭克·馬歇爾、喬納森·默斯托主演:克里斯塔·阿戴爾、馬森·亞當斯、湯姆·阿曼德斯
當那些悲情人物隨著“哥倫比亞”號一同化做流星雨的時候,我們的心中騰地升起一種愴痛和崇敬。可痛定思痛,其實人類向太空踏出的第一步,卻是臉面、威懾力和權力渴望交織的“雜種”。偉大與丑陋共生著、交織著,延續(xù)著……
不明白嗎?那就請看一下這部電視長劇吧!
這部片子簡直就是在為美國人歌功頌德,洋溢著一派英雄無畏、人定勝天的氣息,內里卻透出大國的傲慢質地,令人腸胃微微不妥。但這部片子也揭示了美蘇搶著征服太空的初衷。美、蘇太空競賽,美國輸給了蘇聯(lián),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成了第一個走出地球的太空人。于是,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選擇了用10年時間登上月球。說歸說,對當時連載人飛行都沒有進行過的美國來說,登月無疑是一次“大躍進”式的行為,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無數(shù)科學精英都被調動起來。結果呢?不是“人定勝天”,是“美定贏蘇”罷了!
湯姆·漢克斯又跳出來了!他監(jiān)制拍攝這套12集的電視電影,無非是向奧斯卡示威———誰叫“老學究”視他的賣力表演于無物呢?全片達12個小時,夠長吧!每一集的導演都是名震一時的人物,包括拍過《U-571》和正在拍《終結者3》的喬納森·默斯托、拍過《剛果驚魂》的弗蘭克·馬歇爾等。這次,轉攻電視的漢克斯大獲成功,一舉拿下艾美獎17個獎項。
來源:申江服務導報 作者:江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