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久久,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星島日報:透視美國人逐步惡化的漏逃稅現(xiàn)象
2009年04月16日 15:1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wǎng)4月16日電 加拿大《星島日報》當?shù)貢r間15日刊文說,當前愈演愈烈的經濟衰退和奧巴馬的稅改方向,很可能使美國人漏避和逃稅現(xiàn)象進一步惡化。

  文章摘錄如下:

  當前愈演愈烈的經濟衰退和奧巴馬的稅改方向,很可能使美國人漏避和逃稅現(xiàn)象進一步惡化。

  研究美國漏逃稅現(xiàn)象,大致可歸納出以下三個主要因素左右民眾逃稅行為。一是個人道德質量與處世為人;二是逃稅的機會;三是逃稅回報。

  美國稅法以個人誠實申報為主,警示懲罰為輔。一個社會中總是有人樂衷冒險不惜以身試法,而有的人則克己守法終身循規(guī)蹈矩。但是,若守法者見太多人觸法不受懲罰,其本人繼續(xù)守法的理據(jù)便遭削弱。最明顯的例子是超速駕車。車少人稀時,開車人互相影響,美國許多公路上幾乎一半人超速駕車。法不責眾,眾人犯法則更多。

  盡管最近調查稱,近九成美國人認為逃稅行為不可原諒,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則顯示,美國人中一到二成人的交稅,少于他們應該交的稅。除極小部分是無心之錯外,大多是故意利用稅法灰色部分逃稅,甚至明顯觸法。

  奧巴馬內閣十多二十個提名人中,有五人被查出有偷漏和逃稅行為,反映了美國人偷漏稅現(xiàn)象之普遍。這些準閣員避逃的稅額,比普通民眾一年掙的錢還多。這使民眾忿怒之余,不少人有樣學樣。本身守法的民眾今年多了一條逃稅的理由。

  美國稅制上的漏洞,也給逃漏稅者留下太多的機會。當前的經濟衰退,不免使民眾想方設法少交稅。美國稅法灰色層極大,許多地方如個人支出當公司開銷抵稅或個人工作減免等,被稅局查到也難證明觸法。另有教堂隨意捐贈等,都是無憑無證的支出,有無或有多少全憑個人說了算。一心想逃稅者有太多的方便,能故意曲解或一廂情愿地解讀稅法,心安理得少交和不交稅。

  前總統(tǒng)克林頓曾捐贈過一條短褲,報稅時竟填價值三十美元,可國稅局拿他無法;獲奧巴馬提名任貿易代表的柯克,填報稅表時聲稱捐出了一臺價值三千元的電視機,但被查出那臺電視機全新的也只值一千五百元。

  另外,美國人設在海外賬戶不受美政府管轄,現(xiàn)已成了富人逃稅的主要途徑,估計每年逃稅近千億美元。

  從回報上看,美國逃漏稅者富人遠多于窮人,據(jù)福布斯雜志統(tǒng)計,年收入在五十到一百萬的美國人中,少報稅收入達百分之二十一;而在收入五萬到七萬五者,少報收入僅百分之八。富人收入高稅務重,逃漏稅的回報明顯高于窮人。

  窮人逃漏稅的主要“回報”,常見于報稅時對低收入者的退稅補貼。如在低收入者住房補貼等報稅項目上,造假偽冒不計其數(shù)。再比如說零七年報稅時的長途電話聯(lián)邦收費退稅,只要是在過去幾年用過長話服務的人都有可能申請三十到六十美元的退稅,幾乎是見者有份。而政府又幾乎無法查核申請人是否真的用過長話服務,所以去年大批報稅人申請了這一退稅,其中不乏根本不該獲退稅者。稅法規(guī)定的寬松,使本來不會騙退稅者也加入進來。

  奧巴馬的稅務政策,傾向于用補助性的退稅而非減稅來幫助窮人。這給生活在低層,只交很少稅和不用交稅的窮人,也提供了更多的報稅時騙退稅的動機。

  當前的經濟衰退過去后,勢給美國留下空前巨大的財政赤字,美國日后的加稅已成定勢。研究證明,稅率愈高,偷逃稅的行為愈普遍,因為逃稅的回報愈大。

  據(jù)估計,美國每年應收稅款和實際收到稅款間,相差三千五百多億元。美國查稅率低,查到后追討欠稅,政府也常常是得不償失。二○○七年美國稅局雇討債公司追討十億美元欠稅,實際收到僅四千九百萬元,扣去追稅費用只賠不賺。去年美國只有不到二千五百人被抓到逃稅并定罪,大批逃漏稅者逍遙法外。

  美國的交稅系統(tǒng),主要以自覺為基礎,然而現(xiàn)在卻遇到了太多不誠實的納稅人。這種建立在個人誠信基礎上的自行報稅制度,在當今社會愈顯艱難。

  美國人逃漏稅的整體環(huán)境,使守法者慎獨守法日益困難;經濟不景氣和稅法偏向,又使逃漏稅的回報加大,誘惑增高;而稅法上的漏洞和依靠報稅人自覺誠實報稅的體制,更為逃漏稅留下了大量的漏洞。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將不可避免地在今后幾年中推高美國的逃稅率。

【編輯:官志雄
    ----- 海外華文報摘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