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伴隨著《飛得更高》的激揚樂曲,用于發(fā)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舉行出征儀式。經過奮力拼搏,“神七”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已總裝完畢、整裝待發(fā),即將奔赴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執(zhí)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圖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出席出征儀式,并興致勃勃地逐一觀看火箭發(fā)射隊隊員為“神七”任務寫下的“承諾卡”。 中新社發(fā) 孫自法 攝
|
7月19日,伴隨著《飛得更高》的激揚樂曲,用于發(fā)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舉行出征儀式。經過奮力拼搏,“神七”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已總裝完畢、整裝待發(fā),即將奔赴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執(zhí)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圖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出席出征儀式,并興致勃勃地逐一觀看火箭發(fā)射隊隊員為“神七”任務寫下的“承諾卡”。 中新社發(fā) 孫自法 攝
|
中新網9月23日電 香港《文匯報》9月23日發(fā)表評論文章說,中國“神舟七號”航天員即將進行“太空行走”。但是,“太空行走”不是在太空散步,不是賽馬場上的“盛裝舞步”。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它是當今中國太空科技和國力一次重大比試!吧衿摺钡谋澈蟛恢皇侨惶沼⑿鄣娘w行壯舉,它凝聚著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智慧、國力精華與期望,這也是改革開放30年偉大成果的結晶,中國人正期待著太空傳來的捷報。
文章摘錄如下:
神舟七號與三年前神舟六號發(fā)射相比,其技術難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今次“神七”要進行太空行走,太空技術變化有三個方面:第一,執(zhí)行出艙試驗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對此要面對和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第二,中國“神七”飛船首次“滿載”,三名航天員最長飛行五天,比過往要裝載更多的補給品、物資和試驗設備,要考驗和發(fā)揮滿載能力;第三,在漫長的飛行期間,要進行多項高技術的衛(wèi)星通訊試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展戰(zhàn)略有三大階段,2003年“神五”、2005年“神六”的成功發(fā)射是第一階段;本月底“神七”發(fā)射是第二階段的首次重要飛行。這次飛行特點在出艙活動。為了執(zhí)行出艙試驗,“神七”新添了令航天員從艙內環(huán)境過渡到艙外真空的飛船氣閘艙。太空是真空狀態(tài),要出艙首先要把氣閘艙里的壓力泄放掉,令內外壓力平衡,艙門才能打開,航天員才能出去。這氣閘艙不僅技術要求高,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
“太空行走”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航天員在太空散步,試想想,航天員在太空處于失重狀態(tài),輕飄飄地根本沒可能用腳行走。航天員移動身體是靠手、機械臂和小火箭推動,“太空行走”與人類在地面步行完全不同,實際是“出艙活動”。
“神五”、“神六”主要是考驗飛船的裝備與安全,航天員在飛船艙內,只要火箭和飛船不出問題,天上和地下應對得當,航天員就可以安全順利返航。而“神七”則不同,航天員要出艙活動,即使火箭和飛船不出任何問題,但航天員出艙的復雜操作,以及艙外宇航服的使用,內外配合都存在多種風險。只要出現任何一個細微問題,便都有可能影響任務的圓滿完成。因此,包括火箭、飛船、航天員、宇航服等在內的各環(huán)節(jié)各種風險綜合變數累積,就使“神七”比起“神六”的風險增大許多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16年來,曾完成4次無人飛行和2次載人飛行,今次“神七”航天員太空出艙活動,無論技術攻關、產品研制、航天員考驗,還是組織指揮,都面臨許多新突破。中國專家組為此制定了30多項出艙期間的應急預案來保證航天員安全,“神七”是中國載人航天風險最大的一次。
太空行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系帶的,一般情況下,都會用一根堅固的電纜把出艙活動的航天員和飛船連起來,以免航天員發(fā)生意外后飄離飛船,無法返回,而成為21世紀的“月亮”與“嫦娥”。在上世紀60至80年代,蘇聯和美國太空行走都是系帶的;21世紀新技術是不系帶的,也就是自由行走。當前美國的太空行走便大多不系帶行走,不過航天員有時也需要與飛船外部系帶固定。估計“神七”飛船的中國航天員也將實現不系帶行走。如果推斷不差,這將證明中國相關技術已達到了當今國際最高水平,當然難度也最高。
“神七”航天員估計出艙后將活動大約45分鐘,并放飛由太空船攜帶的一顆小衛(wèi)星。航天員航天服上的裝置可提供長達7小時的氧氣供應,算是有相當大的安全儲備。如果系帶行走,中國自行研制的臍帶電纜,將把“神七”飛船和出艙行走的航天員緊緊地聯系起來,即使是在零下80至零上250度的極端環(huán)境下,或者是“繩子”彎曲一萬次,也能保證信號、數據傳輸的穩(wěn)定性,穩(wěn)確地將航天員的各項生命體征傳回飛船。這項太空行走數據采集技術除中國掌握外,當前就只有俄羅斯、美國兩國掌握。
“神七”的背后不只是三位太空英雄的飛行壯舉,它凝聚著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智慧、國力精華與期望,這也是改革開放30年偉大成果的結晶,中國人正期待著太空傳來的捷報。(李國強 袁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