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鄭州市政府正集中建設一批城市景觀雕塑,其中一座名為《金色的夢》的雕塑,造價200萬元,有關方面要以5萬多張、約1公斤重的金箔“貼身”,在市民和網(wǎng)友中引起軒然大波。
人們質(zhì)疑,究竟是給雕塑貼金還是給領導貼金?是不是又一個勞民傷財?shù)男蜗蠊こ?這樣的公共投資是怎樣決策的?納稅人的錢到底應該怎樣花?圍繞一連串公眾質(zhì)疑,“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追蹤調(diào)查。
公眾:是給雕塑貼金?還是給“面子”貼金?
1月18日,記者在鄭州市鄭東新區(qū)如意河畔看到,20多米高的雕塑《金色的夢》仍被腳手架包裹著,九組“U”字形體疊加而成的麥穗造型的不銹鋼主體已完工,工人正在進行表面處理。鄭州市城市雕塑建設項目部證實,《金色的夢》是鄭州市政府投資200萬元建設的大型雕塑,以金色的茁壯的麥穗,意喻河南作為農(nóng)業(yè)大省對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貢獻。按照設計,將用5萬多張、重約1公斤的98%的金箔貼覆,金箔價值達22萬元。
此消息一經(jīng)網(wǎng)上披露,立即引發(fā)公眾關注,質(zhì)疑聲幾乎一邊倒,如:“給雕塑貼金有沒有必要,銅鑄行不行?”“勞民傷財?shù)男蜗蠊こ蹋降捉o誰臉上貼金?”網(wǎng)民丁利明在大河網(wǎng)刊發(fā)評論《“金色的夢”是一場“金色的夢魘”》,引來大量跟帖。丁利明認為,城市形象內(nèi)涵極其豐富,雕塑貼金提升不了鄭州的形象。鄭州在全國大城市中并不算“顯貴”,卻非要將公共財政花在擺闊、貼金上,不能不說決策者的思路偏離了以人為本、城建為民的正確軌道。
記者在鄭州街頭隨機采訪,一位姓周的市民說:“沒必要花那么多錢貼金箔吧,我們歡迎雕塑美化城市,反對的是不顧實際,勞民傷財?shù)男蜗蠊こ!绷硪晃恍諚畹氖忻裾f:“拿納稅人的錢,在城市雕塑上貼金,這筆開支是否列入財政預算?是否經(jīng)過人大同意?是否經(jīng)過納稅人的同意?”
記者注意到,除了討論雕塑該不該貼金之外,更多公眾把目光盯在公共財政如何監(jiān)管上。一些鄭州市民和網(wǎng)民表示,如果是個人或企業(yè)投資建設的雕塑,就是用金疙瘩咱也沒意見,政府如果亂花納稅人的錢,百姓就得說點什么了。鄭州城市建設亂花錢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一些城市主干道人行道的地磚,平均兩三年換一遍,一些路燈、信號燈更是更換頻繁,同雕塑貼金一樣,這些都是浪費公共資源的行為。
政府項目部:貼金是藝術的需要,決策程序完全合法
就雕塑貼金箔一事,記者采訪了鄭州市城市雕塑建設項目部有關負責人。據(jù)了解,該項目部直接隸屬于鄭州市政府城市雕塑建設領導小組。項目部負責人孟祥嶺介紹,城市雕塑是公共環(huán)境中最富人性化的要素,是體現(xiàn)城市品位和精神風貌,傳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鄭州市城市雕塑起步較晚,2007年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鄭州市城市雕塑總體規(guī)劃”。依據(jù)這個規(guī)劃,2008年以來,鄭州市政府投資6000多萬元,集中建造了23座城市雕塑,《金色的夢》是其中之一。
對于群眾提出的種種質(zhì)疑,孟祥嶺說:“我們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力爭把每件雕塑都做成鄭州城市的閃光點。每件雕塑建造的全過程都經(jīng)過了合法的程序。”
另據(jù)項目部工作人員馮銀安介紹,這批雕塑從2008年初面向全國公開征集作品;2008年8月邀請全國知名專家組織評審;2008年9月評審結果出來后,雕塑的小樣曾在商都藝術館向市民公示了一周;按照年度城市建設計劃分批制作,每件雕塑制作單位的確定都采取了公開招投標的辦法。
對雕塑《金色的夢》貼金箔一事,馮銀安解釋說,其實早在此項目制作招標前,項目部與設計者--深圳南山雕塑院院長張樹國先生就反復研究過,曾設想過以銅鑄、鍍鈦合金等工藝替代貼金箔,但是,要么工藝達不到,藝術效果出不來;要么造價更高。最終確定最優(yōu)方案為貼金箔。
“對于市民的質(zhì)疑,我們感到很委屈!瘪T銀安說,工程按規(guī)定走了程序,沒想到群眾還有這么多意見。她說,城市雕塑是公共藝術,老百姓有各種意見也是正常的。但是,目前也不能因為有這樣那樣的意見就把工程停下來。半拉子項目會造成更大的浪費,使原本的藝術精品變?yōu)槌鞘欣?
專家學者:走程序不能走過場,公共財權要接受監(jiān)督
鄭州城市雕塑“貼金”事件引起專家熱評。中國城郊經(jīng)濟研究會會長包永江等學者認為,貼金雕塑備受關注有現(xiàn)實背景。當下,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徹底退卻,國內(nèi)日用品正普遍漲價,公眾對未來生活質(zhì)量的預期存在不確定性,大家期待政府部門辦事更務實、更透明。顯然,鄭州斥巨資給雕塑貼金損傷了政府公信力,加劇了百姓與政府部門間的隔閡。
針對“雕塑經(jīng)過專家評審,雕塑設計方案及小稿曾公開展示,征求過市民意見”的說法,鄭州大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提出,這是“懶政”的托詞,雖然程序都走到了,但是,當時公示主要展示雕塑的造型,沒有具體講要用那么多金箔,也沒有講要花那么多錢。如果公示時公眾對雕塑貼金有深刻認識,何來如今的廣泛質(zhì)疑?
“或許作為藝術品,雕塑貼金并沒有什么錯,但是隨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公眾對公共財政支出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是各級政府需要積極面對的!蔽錆h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伍華軍說。
近年來,全國各地城市建設力度很大,由于透明度差,在城市規(guī)劃、城市建設、城市拆遷等領域腐敗案件頻出,影響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中央黨校研究室趙杰博士認為,公眾對鄭州雕塑貼金現(xiàn)象引發(fā)的熱議傳遞出一種信號:政府必須從程序上規(guī)范財政支出,使納稅人知道公共財政的投向,只有這樣,政府辦的好事,市民才買賬。
“就市民普遍關心的城市建設而言,政府應該區(qū)分哪些是純公共產(chǎn)品投資,哪些是準公共產(chǎn)品投資,尤其是像城市雕塑這類準公共產(chǎn)品投資,必須要廣泛征詢民意,慎重投資。”趙杰說,我國仍是發(fā)展中國家,貧富差距較大,城市建設應始終遵循節(jié)儉的理念,“像巴黎和倫敦的地鐵都極發(fā)達,但其地鐵站卻比北京、上海的樸素得多。”(“新華視點”記者郭久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