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公布《關(guān)于保護行政訴訟當事人訴權(quán)的意見》,要求進一步重視和加強行政案件受理,依法保護當事人訴訟權(quán)利,切實解決行政訴訟“告狀難”問題!兑庖姟访鞔_了受案范圍,規(guī)定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民告官”。(11月16日《人民日報》)
近年來,我國“民告官”案件基本呈高位運行、逐年遞增趨勢!懊窀婀佟钡牟粩喑霈F(xiàn),被認為彰顯國民維權(quán)意識的覺醒和法治意識的增強。然而,“民告官”案件不斷上升,其勝訴率卻不令人樂觀,一項調(diào)查顯示,我國民告官的勝訴率不足三成。勝訴率為什么這樣低?對于這個問題,可能有多個向度的解讀和原因。新華社公布的一份調(diào)研報告顯示,“民告官”中一個制約行政訴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作為原告的“民”普遍存在著“三不”,即“不知告”、“不會告”和“不敢告”。
“民告官”受理門檻不得抬高、“民告官”案子先受理后裁決、禁止以非法定理由拒絕受理行政訴訟等,這幾個最高院《意見》中的“亮點”,顯然有利于克服“三不”。最高院用發(fā)文的形式“重申”,說明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還存在著提高“民告官”受理門檻、以非法定理由拒絕受理“民告官”行政訴訟的現(xiàn)象。不過,《意見》降低門檻也好,先受理再裁決也好,只是針對“民告官,起訴難;民告官,官不理”的部分,用句簡單的話說就是,先爭取能立案再說。這導致的一個后果可能是,“民告官”的案件數(shù)目繼續(xù)上升,而“民告官”的勝訴率繼續(xù)下降。
總之,在“民告官”中,“民”和“官”應(yīng)是平等的訴訟主體。如何提升民告官的勝訴率,如何讓公民的維權(quán)成本再低一些,仍然需要來自公共管理部門更多制度善意的釋放與呵護。石敬濤(職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