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电影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nèi)新聞
    河南小伙成"國慶受閱第一兵" 減重20斤力求完美
2009年09月17日 10:33 來源:大河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在建國60周年閱兵式上,三軍儀仗隊方隊軍旗手將高擎軍旗率先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來自我省滑縣道口鎮(zhèn)的朱振華有幸成為“國慶受閱第一兵”。

  1994年,身高1.88米的朱振華被特招到陸?杖妰x仗大隊。15年來,他和戰(zhàn)友們共同完成了300多起迎送外國元首的司禮任務。1999年,在澳門回歸的政權交接儀式上,他擔任護旗手。

  32歲的朱振華不但是三軍儀仗隊二中隊中隊長,還是三軍儀仗隊總教練。而朱振華的岳父,是國慶35周年閱兵式上的軍旗手、三軍儀仗隊原大隊長程志強。一個是 “中國第一兵”,一個是 “國慶受閱第一兵”,翁婿二人閱兵場上競風流。

  因刻苦訓練曾昏倒在地

  1994年冬季征兵開始了,17歲的朱振華報名參軍。身高1.88米、外表硬朗的朱振華被招錄儀仗隊的領導看中。

  朱振華參軍那一年,楊喜迎是滑縣人武部軍事科參謀。他告訴記者,儀仗兵的選拔條件非?量,身高要求1.80米以上,體重160斤左右,還要求相貌英俊、目光有神等。除了體檢嚴格外,對政審要求也很嚴格。

  1994年,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部分給安陽30個陸、海、空三軍儀仗兵指標,每個縣(區(qū))平均5名。其中一個縣一名也沒有選上,最后把指標給了滑縣。結(jié)果那年滑縣走了9個儀仗兵。15年過去了,除朱振華外,安陽那批儀仗兵早已回到地方。

  那時,朱振華的父親朱西林在鄉(xiāng)政府開小車,他已經(jīng)為兒子規(guī)劃好了人生道路。朱振華高中畢業(yè)后就被安排到了滑縣保安公司上班,他正準備把兒子安排到縣城的一家金融單位上班。

  朱振華是家中的獨子,朱西林不同意兒子當兵,在他看來,當兵幾年回來還得找工作,還不如先在家找一個工作。最后,在一位主抓武裝工作的縣領導勸說下,朱西林同意了。

  朱西林告訴記者,兒子第一次給家里寫信說:“我在這兒過得很好,訓練一點都不苦……”其實,朱振華正在經(jīng)受脫胎換骨般的訓練。

  訓練時,朱振華身上的缺點就暴露了出來,他走的是八字步,踢正步腳尖壓不下去,腰桿挺不直,身子不穩(wěn),左右擺動。

  為了讓自己的脖子挺直,朱振華就用別針別在衣領上,一天下來,脖頸被扎得通紅;為了讓自己的腿走正步時變得更直,每天晚上睡覺前,他自己制作了沙袋綁在腿上;踢正步時腳尖壓不下去,他讓戰(zhàn)友坐在自己的腳尖上;為了增加腳腕力量,他就找來一大筐石子,一個一個踢。

  有一次,朱振華發(fā)燒,四肢無力,他堅持扛槍訓練。訓練結(jié)束后,他就昏倒在訓練場上。

  朱西林認為,兒子在部隊上能吃苦,與他在保安公司幾個月的封閉訓練有關。

  多次立功受獎被特招到軍校

  朱振華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入伍第二年就入黨,還被選拔為儀仗隊軍旗手。

  第三年,朱振華考軍校落選,那時,他面臨著復員回家的現(xiàn)實。1997年,朱振華因表現(xiàn)突出榮立三等功。后來,朱振華還多次立功受獎。

  朱西林告訴記者,有一次,國家領導人要在天安門廣場接見外國元首,那天突然刮起了大風,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朱振華。掌旗的要領是順風不快,逆風不慢,側(cè)風不晃。如果在5級風中前進,本來重5斤的軍旗就會重達幾十斤,3.3米長的旗桿阻力倍增。因為之前高強度的訓練,最后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因為表現(xiàn)特別突出,1998年,朱振華被特招到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上學。

  朱振華提干后,身上的擔子重了,他基本沒有節(jié)假日,回滑縣老家的次數(shù)更少了。有一次,朱西林好不容易把兒子給盼回來了,可是,儀仗隊接到了迎接外賓的任務,到家沒幾個小時的朱振華又匆匆走了。

  兒子抽不出時間,朱西林到北京出差時就去看他。朱振華聽說父親來了,到家看望后,就又趕往訓練場。

  朱振華訓練的地方離家屬院很近,可是他經(jīng)常一周不回家一次。每次有迎賓任務前幾天,朱振華白天和大家在一起訓練,晚上還要做隊員的思想工作。

  儀仗隊員身上筆挺的制服給人印象最深。朱西林在兒子的宿舍里看到,有一個壁柜,迎賓儀式結(jié)束后,兒子把制服掛起來,永遠保持干凈板正,線條筆直。朱振華有幾套制服,可根據(jù)要求穿上綠、白、藍三種不同顏色的迎賓制服,這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軍種。在澳門回歸儀式上,作為護旗手的朱振華穿的是白色的海軍制服。

  在閱兵村已經(jīng)磨破了8雙皮靴

  三軍儀仗隊方隊作為國慶60周年大閱兵的第一方陣而引人關注,而作為三軍儀仗隊方隊“龍頭”的軍旗手更備受注目。

  經(jīng)過體形、動作、心理素質(zhì)等諸多關口的嚴格篩選,朱振華從近千名儀仗隊員中脫穎而出。消息宣布的那一天,朱振華激動得徹夜難眠。他在決心書中說:我要刻苦訓練,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這次神圣重大的任務。

  朱振華到閱兵村后,每天訓練12個小時左右,已經(jīng)磨破了8雙皮靴。

  作為軍旗手的朱振華居中,其他兩位護旗手在他兩側(cè)。天安門城樓前東西華表間距96米,按照每分鐘116步、每步75厘米的標準步幅,需要用時1分06秒,他們要以標準的正步邁出128步,要做到分秒不差。

  為此,朱振華在小腿上綁上沙袋,在皮靴上釘兩層鞋底,還要再釘上8個大號鞋掌。每天擎著訓練用旗,走上10多公里的正步,他的皮靴里都能倒出汗來。

  軍旗手的主要任務是擎旗行進,順風、側(cè)風、逆風都可能影響到旗手的穩(wěn)定性,手握軍旗要做到面對六級大風旗桿不動。為此,朱振華想了很多訓練方法。他在旗桿里面灌滿沙子,在旗桿的上部掛磚頭,掛水壺,每天舉著來回踢正步。遇到刮大風,他帶著兩位護旗手,舉旗迎風訓練。

  不管遇到多么復雜的情況,軍旗必須始終保持45度角高揚不變。行注目禮時,擺頭也要達到標準的45度。這也是閱兵式中的難點。為了達到“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的標準,他們反復練習45度角旗桿定位動作。

  每天幾百次的甩旗動作,讓朱振華的背部肌肉痙攣,收操后要兩個人幫忙才能把訓練服從身上脫下來,晚上睡覺只能趴著,手連筷子都抓不住。

  喝減肥茶兩個月體重減輕20斤

  在滑縣道口鎮(zhèn)的一條胡同里,有一座二層樓房。

  走過胡同的人們透過大扇玻璃可以看到室內(nèi)的墻上掛有很多照片,照片中的小伙子身著海陸空三種不同的軍裝,面目俊朗,威武挺拔。照片中的小伙子就是朱振華。

  9月9日,新華社的一則消息稱,來自河南滑縣的朱振華將在10月1日手擎“八一”軍旗引領三軍受閱將士,率先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幾天,朱家熱鬧起來,不時有鄰居前來道賀。

  9月16日上午,記者走進了這間家庭榮譽室。室內(nèi)的物品見證了15年來朱振華由一個普通青年成長為“國慶受閱第一兵”的非凡人生。

  室內(nèi)掛著一塊寫著“再鑄輝煌”字樣的牌匾,這是1997年朱振華榮立三等功時,部隊首長頒發(fā)的。

  有一張照片是在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上,作為護旗手的朱振華和另一位著藍色海軍制服的戰(zhàn)友站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兩側(cè)行軍禮的鏡頭。

  除了照片外,還有朱振華在部隊獲得的一些榮譽證書。另外還有一支閱兵槍模型,現(xiàn)在,隨著角色的轉(zhuǎn)變,朱振華已經(jīng)用起了指揮刀。

  為了不影響兒子在閱兵村的訓練,朱西林很少和兒子通電話。9月15日晚上,朱西林在新聞聯(lián)播中,看到了訓練的兒子。畫面上,兒子手舉軍旗正和兩名護旗手練走正步。兒子明顯瘦了。

  他從兒媳婦那兒了解到,集訓前,朱振華體重170斤,為了以最好的姿態(tài)走過天安門,他定下了減肥計劃。他讓妻子把減肥茶寄到閱兵村,堅持每頓飯飯量減半。一天幾十公里的訓練量下來,實在餓急了,他就到炊事班找來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大吃一頓。兩個月下來,他已將體重減輕了20斤。

  國慶35周年閱兵岳父是軍旗手

  1998年,朱振華在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上學期間,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程麗萍。2005年1月10日,二人登記結(jié)婚,滑縣縣委書記和縣長代表家鄉(xiāng)人民進京參加了婚禮。去年8月10日,他們可愛的小寶寶降生了。

  巧合的是,程麗萍的父親是三軍儀仗隊原大隊長程志強。國慶35周年閱兵式上,程志強手擎“八一”軍旗,在兩名護旗戰(zhàn)士的護衛(wèi)下,第一個通過天安門廣場。

  20多年來,程志強先后參加了香港回歸、奧運安保等幾十項重大任務,并參與設計了我軍儀仗兵迎送外賓儀式,被譽為“中國第一兵”。程志強現(xiàn)任北京衛(wèi)戍區(qū)副參謀長,也是此次國慶首都閱兵徒步方隊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

  翁婿倆的經(jīng)歷有點相似。程志強剛?cè)胛闀r,背有點兒駝,兩條腿也有些“羅圈”,兩只腳呈“八字形”。為了當一名合格的儀仗兵,睡覺時,程志強用背包繩把兩腿捆在一起,矯正“羅圈”腿;為了治駝背,他10年沒枕過枕頭睡覺,還特制了一塊小木板插在腰里,練挺胸抬頭。剛開始,木板左右晃動,蹭破了皮,流出血水,身上一出汗,就像鹽水灑在傷口上;為了練好軍姿,他經(jīng)常獨自一個人貼墻根練站立。

  接受外國元首的檢閱,不僅要步調(diào)一致,還要做到踢腿帶風、落地砸坑。為此,程志強經(jīng)常找來一些小石子用腳踢,—踢就是幾百下。

  在閱兵村,有記者看到,程志強抽空對女婿傳授掌旗要領。

  翁婿倆一位是國慶35周年閱兵時的軍旗手,一位是國慶60周年閱兵時的軍旗手,這樣的巧合,在新中國成立以來14次國慶大閱兵的盛典中,是唯一一次。(東方今報 殷曉章 張波)

    -----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