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重現(xiàn)輝煌 陸?杖娫僬剐圩
1984年10月2日《文匯報》的頭版,在“普天同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的通欄大標題下,在頭條位置刊登了發(fā)自北京的消息《首都舉行盛大閱兵和群眾游行》,還刊登了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同志乘敞篷車檢閱受閱部隊的照片。
那天,《文匯報》還在二版刊登了近2500字的長篇通訊《首都國慶閱兵威武雄壯》,詳盡描繪了閱兵盛況:
“上午十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國慶閱兵總指揮秦基偉陪同下,乘敞篷車檢閱部隊。兩輛敞篷車先后從金水橋南側(cè)出發(fā),沿著大軍列陣的東長安街徐徐行駛。鄧小平主席在一個個方隊前高呼:‘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指戰(zhàn)員們齊聲高呼:‘首長好!’‘為人民服務(wù)!’”
“鄧小平同志在檢閱部隊后登上天安門城樓發(fā)表講話,接著開始了氣勢磅礴的閱兵分列式!
……
那天,肩負采訪重任的《文匯報》攝影部主任陳根寶在天安門廣場,也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幕。盡管25年過去了,如今的陳根寶已是一頭華發(fā)的耄耋老人,但回憶起閱兵式上波瀾壯闊的畫卷,依然激動不已——
走在最前面的是三軍儀仗隊,這是三軍儀仗隊第一次亮相國慶閱兵式。然后是六個軍事院校方隊,緊隨其后是由水兵、空降兵、女衛(wèi)生兵和人民武裝警察組成的五個步兵方隊。青春靚麗的女兵們頭戴圓頂大檐帽,身著一色的綠呢翻領(lǐng)制服、一色的中西合璧新式筒裙,一色的長筒皮靴,臂帶紅十字袖章。女兵隊伍是首次出現(xiàn)在首都國慶閱兵式上,她們的威武靚麗立即吸引了陳根寶的鏡頭。
當24個機械化方隊分四路進入天安門廣場時,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上響起了一片掌聲。馬達隆隆,陳根寶感到腳下的大地在微微顫抖。
首先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是當時大多數(shù)民眾還陌生的兩個302反坦克導彈方隊。每輛裝載著3枚反坦克導彈,與陳根寶一起攝影的《解放軍畫報》記者告訴他,這種反坦克導彈能在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的距離上,擊毀敵方的坦克和裝甲車。
然后是40管122毫米自行火箭炮方隊和30管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方隊,我軍的火箭炮部隊曾威震敵膽。新型的122毫米榴彈炮和130毫米加農(nóng)炮組成的兩個方隊亮相了。32門威力巨大的火炮,在國產(chǎn)汽車的牽引下,隆隆駛過。
廣場上嘹亮的樂曲聲,在108輛坦克組成的六個方隊威風凜凜進入廣場時被淹沒了。前面四個方隊的84輛坦克,一律為草綠色;后兩個方隊是當時我國最新研制的新型坦克,涂有草綠色和土黃色。
讓觀禮臺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武官們瞪大了眼睛的是我軍的導彈部隊。隨著導彈部隊的開進,廣場上激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歡呼聲。這是我軍的導彈部隊首次在國慶閱兵式上一展雄姿。
孫國楨在軍事上無疑比記者陳根寶更專業(yè),他看見行進在最前面的是由汽車牽引的16枚海軍導彈。第一排車上裝載的是4枚被西方稱為“中國飛魚”的“鷹擊8號”C801艦艦導彈。該導彈有效射程達40公里,只要命中一發(fā),就可以擊毀或重創(chuàng)一艘3000噸的驅(qū)逐艦,主要技術(shù)指標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
居中的是空軍的防空導彈方隊,由八排共32輛導彈牽引車牽引的32枚銀光閃閃的“紅旗號”地空導彈編成。該英雄部隊曾多次擊落來犯的U-2高空偵察機。
就在“紅旗號”地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城樓時,孫國楨聽見天安門廣場上又響起一片歡呼聲,無數(shù)人抬頭仰視天空,原來是空中編隊飛來了。打頭的第一梯隊飛得特別低,只有500米左右,由一架轟-6型轟炸機領(lǐng)航,兩翼是8架殲教-5飛機擔任護衛(wèi)機,排成楔形隊形,分別將紅、黃、綠、橙四色絢麗的彩煙留在天空上。
第二波空中梯隊飛得稍高些,是18架轟-6型轟炸機,也拉著長長的彩煙飛過天安門。
就在孫國楨目不暇接地數(shù)著戰(zhàn)機時,廣場上陳根寶的視線被又一陣驚呼聲拉回地面: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巨無霸”出現(xiàn)在東長安街上:九輛大型牽引車載著我國自行設(shè)計制造的戰(zhàn)略導彈首次出現(xiàn)在社會公眾和中外媒體的新聞攝像機面前。
戰(zhàn)略導彈歷來被視為國家的核心機密,陳根寶忙向邊上部隊的攝影同行打聽:第一排是“東風3號”導彈,第二排為“東風4號”導彈,第三、第四排分別為“東風5號”導彈的二級彈體和一級彈體,呈長圓錐形的導彈,縱長達二三十米,圍長有三米到五米。這些中程、遠程和洲際導彈的彈頂為鮮紅色,彈體為乳白色,尾部中段涂有國防綠色。
在人們歡呼戰(zhàn)略導彈部隊的聲浪中,空中第三波梯隊的32架強-5型強擊機,分成四個中隊低空掠過。緊接著,第四波的35架殲-7型殲擊機分成七個中隊,以嚴整的隊形、雷鳴電閃般的氣勢,從天安門廣場上50多萬人的注目禮中飛過。
就在這場閱兵式后的民眾慶祝游行隊伍里,北京大學的學生自發(fā)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成為傳遍海內(nèi)外的佳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