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中產者:信念的力量
我們處在一個極劇變化的年代。在這樣的年代里,中產階層的崛起無疑是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基石。然而,究竟哪些人算是中產階層呢?那些年薪十萬、有車有房有職業(yè)理想、有社會關懷的人?
我們在呼喚一個物質上實現(xiàn)“中產”的階層盡快出現(xiàn)時,還必須期待他們實現(xiàn)精神上的“中產”。只有那些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行動能力、敢于為自己的尊嚴和權利去斗爭的“中產階層”,才是中國真正的希望。
除了一些客觀難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中產階層的精神存在同樣是一個瓶頸。如果我們也僅僅只知道“獨善其身”,只關注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我們就會失去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精神意義。
必須承認,中國已經(jīng)有了龐大的中產階層,但是只要有一天,我們的中產生活是以另一大群人的非中產生活為代價的,這就仍然不是一種理想的生活。
美好的生存需要大批有目標有理想的中產者。
中國中產者:從浮現(xiàn)走向精神存在
中產階級的標準從單純的經(jīng)濟收入向包括職業(yè)在內的多重因素的轉向發(fā)生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美國
★ 本刊特約撰稿/周曉虹
你中產了嗎?誰,我嗎?
是不是這話聽起來耳熟?當然。仔細想來,這些年來,你可能不止一次回答過別人的這類問話,話題就是從你的錢袋子鼓起來后發(fā)生的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變化。
看得見的變化包括你購買了寬大甚至有些奢侈的房子,學著鄰居家的樣子置了清一水的美克·美家,開上了原來想都不敢想的別克君威或寶馬3系;你的妻子今天買了一件擋風的“倫敦霧”,明天又在想怎樣攢錢買一個路易·威登。
看不見的變化可能更多:你不僅大學早已畢業(yè),而且也讀完了MPA或EMBA;你關心自己社區(qū)的業(yè)主委員會的選舉程序,也關心哪些人新當選為黨或國家的領導人,當然更會關心2008年初的雪災和緊隨其后的汶川大地震;你還計劃著或者再做些投資,或者在官場上再上個臺階,或者寫本現(xiàn)在看的人越來越少的小說或干脆就沒有人看的學術著作,你告訴自己人生不能閑著;當然,“熏陶”了30年,你也懂得了什么叫做品位:咖啡館比茶館常常更有品位,聽歌劇比看電影也有品位,肖邦或莫扎特同樣也比劉德華或“黑鴨子”有品位。
你還不算“中產”嗎?
印度:5000盧比一樣中產
盡管中國的經(jīng)濟在30年中一直開著順風車,它的年GDP從2650億美金一路攀升到3.5萬億美金,2008年已經(jīng)超過德國在這個世界上名列美國和日本之后。但不要忘記,它有13億人口。用共和國總理的話來說,再大的成績除以13億都顯得微不足道。那么,在一個人均GDP尚不過3000美金的國家中,如果你已經(jīng)有了品質越來越好的住宅和一輛性能尚可的私家車,還有一份年收入在5萬甚至10萬元以上的穩(wěn)定工作(這還沒有包括你妻子或丈夫的收入),你當然已經(jīng)中產。
但你還是懷疑,你怎么一不小心弄了個中產是不是?在你的眼中,中產階級,比如美國的中產階級,都有自己的別墅(single house),一家起碼也有兩三輛車,冬天去佛羅里達,夏天去緬因度假什么的。
你好像還記得,在那本著名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毛澤東說過,中國的中產階級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你想到了榮毅仁;小資產階級,比如作家張愛玲。無論是榮毅仁還是張愛玲,你好像都挨不上,所以你底氣不足。
2005年我去孟買訪問,下榻的Heritage酒店有一個附設的餐廳。一天,和餐廳的經(jīng)理聊天,問的是:“在印度,像你這樣的經(jīng)理算是中產階層嗎?”也許問話觸及了自尊,彬彬有禮的經(jīng)理覺得我有些白癡:“當然,你不知道印度是中產階級國家嗎?”聯(lián)想到在飛往新德里的新加坡航班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印度有7億中產階級,看來文章的作者確實是以全體印度人民的自信為基礎的。
更有意思的是,那位經(jīng)理告訴我,印度中產階級的月收入恰巧也是5000,最低限度2000也行。不過,這既不是人民幣,更不是美元,而是盧比。3年前,5000盧比換1000人民幣。也就是說,印度人民對中產階級的標準并不苛求。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