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西豐、天門等事件透視:公共事件凸顯"治理脫節(jié)"

2008年02月04日 10:05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發(fā)表評論

  網絡媒體推動公眾事件凸顯社會治理條件的變化,一些基層干部的治理理念、素質與當前民眾、執(zhí)政環(huán)境需求存在“治理脫節(jié)”

  新年前后,遼寧、陜西、湖北等地相繼發(fā)生了西豐事件、綏德事件、天門事件等沖突事件。這三起事件經網絡輿論傳播放大,造成廣泛社會影響,有關專家認為這等同于新型公共安全危機。

  在媒體的“定向沖擊力”之下,一些地方基層主要干部暴露出不善應對新型事件、執(zhí)政觀念落后、政治敏感性差等問題,執(zhí)政理念、手段與現代社會要求出現明顯“基層治理脫節(jié)”現象。

  網絡助推個案升級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傳媒預警研究”課題組負責人、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喻發(fā)勝分析了近期三起侵權沖突事件的共性:一是事件起因均是“枉法行政”,個別領導干部或執(zhí)法人員群體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權利;二是事件發(fā)展均經網絡傳播放大,當事人遭受巨大輿論壓力;三是事件處置雖從一定程度上回應了網民要求,但輿論并不因此平息,反而向批評干部權力、政治體制等方面轉移。

  中國人民大學涂光晉教授認為,近兩年來,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社會組織,越來越多的公關危機開始由“公眾”危機向“公共”危機轉化,即由組織與特定公眾的關系危機,演變?yōu)樯婕肮怖妗⑽<肮舶踩、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危機。

  社會學家、武漢大學博導周長城教授認為,這幾起侵權個案經網絡傳播,形成“輿論風潮”,其影響覆蓋面大大擴大,不僅給社會心理投下陰影,還帶來不少影響穩(wěn)定的隱患,已具有公共事件的性質,構成了一種新類型的公共安全危機。

  據本刊記者調查,三起事件輿論關注的中心從侵權案事發(fā)與上升到對理念與制度的“定向沖擊”,均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大體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事發(fā)后一兩天內的“悲情階段”。此時國內一些媒體報道事件本身,網民表達關注,探尋事件真相,發(fā)言普遍較為情緒化。天門事件事發(fā)次日,國內各大網站均予以轉載報道,當天僅新浪網新聞跟帖就達19000余條,大部分跟帖均批評城管人員粗暴殘忍,執(zhí)法犯法。綏德事件事發(fā)后次日,網上跟帖大多是追問事件真相,激烈言辭所占比例還不大。

  第二階段是事發(fā)后兩三天內的“追責階段”。此時若干媒體進行深度分析報道,體現多方聲音的網民群發(fā)議論,并大量鏈接同類案例,追尋事件根源。比如,有網民將西豐事件、綏德事件與近兩年重慶“彭水詩案”、山西“稷山文案”等一系列事件聯系起來,集中探討因言獲罪現象。天門事件也引得網民紛紛上載各地城管“暴力執(zhí)法”案例,等等。

  第三階段是事發(fā)后三四天內的“過激階段”。此時境外媒體、敵對勢力介入,借機進行反華宣傳,甚至策劃組織群體性事件。天門事件發(fā)生后第三天,與境外有關組織聯系密切的幾個人即策動各種活動,以種種手段煽動群眾情緒,等等。有邪教網站也呼應有關活動進行大肆渲染。

  周長城、喻發(fā)勝等專家分析認為,今年初這幾起侵權個案之所以迅速演化為公共事件,除近年來全社會維權意識高漲,及侵權事件具有普遍性、代表性、貼近性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傳播技術的進步與傳播媒介的競爭,特別是網絡媒體的崛起與普及,加快或擴展了信息的傳播速度與影響范圍,使侵權事件極易進入公共傳播領域并被設置為公共議題。

  據一些長期從事信訪工作的干部反映,十幾年前群眾維權都是找黨政部門;后來講依法辦事,都涌向了司法機關,五六年前輿論監(jiān)督力度加大,不少人想方設法找新聞媒體,甚至找境外媒體“告洋狀”;現在網絡媒體作用大,一些人直接上網表達訴求,希望引起網民普遍關注。

  輿論敏感點落差凸顯觀念落后

  年初發(fā)生的這三起事件中,地方黨委政府、司法機關、民眾和大眾傳媒均是主角,其中大眾傳媒“戲份最重”,不僅集納民眾的聲音進行輿論監(jiān)督,而且僭越司法職能展開了聲勢浩大的“輿論審判”。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呂忠梅說,與司法審判不同,“輿論審判”更多的是猜測、推論,不重證據;采用道德標準而不是法律標準;習慣性地對“被告”進行“有罪推定”,甚至不容“被告”舉證和解釋。有時媒體報道的事實與司法認定的事實不可能完全一致,有時甚至完全相反,但媒體報道已經給公眾造成了先入為主的印象,當司法裁判與人們的判斷結果不相同時,就會認為司法裁判不公正。

  “輿論監(jiān)督強勢”并不表明我國輿論監(jiān)督到位和充分。喻發(fā)勝認為,我國輿論監(jiān)督還處在初始發(fā)展階段,主流媒體輿論監(jiān)督似乎存在被邊緣化的趨勢,真正強勢的是以網絡為主的新興媒體,網絡輿論以強烈的互動性和暴發(fā)性,短時間即可形成所謂的“輿論風潮”。

  這可以與多起“因言獲罪”案件互相印證,表明一些官員的“輿論敏感點”,與公眾要求存在嚴重脫節(jié)。

  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里,我國先后出現多起普通干部群眾因評論所在地區(qū)主要領導而遭司法制裁的事件。

  本刊記者在調查相關事件時了解到,這些普通干部群眾“因言獲罪”的表面原因是“誹謗、侮辱”了所在地的黨政主要領導。但究其根源,應該說是這些主要領導自身政治素養(yǎng)不夠,個人好惡情緒與執(zhí)政履職行為相互混淆,甚至個人情緒成為主導,不惜動用公權力。

  記者在基層采訪發(fā)現,一些基層領導干部現有的執(zhí)政思維和能力依然習慣于不開放、不透明狀態(tài)下的向上集中、向下強壓式的執(zhí)政模式。另外,在一些地方,少數領導干部還殘留著傳統(tǒng)封建意識下的愚民執(zhí)政理念,不習慣在日益成熟的社會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氛圍下工作,不習慣“公開、透明”執(zhí)政。

  記者在調查國內幾起“因言獲罪”事件的過程中了解到,事件涉及的基層主要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yǎng)低下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太把普通干部群眾的批評“當回事兒”,眼里揉不得半粒砂子,遇事反應極端、過度,歸結為“從政心理脆弱”;二是太不把普通干部群眾的批評“當回事兒”,也不在乎隨意動用司法力量可能給黨和國家?guī)淼呢撁嬗绊懀瑔渭兊卣J為這是一件不足掛齒的“家務事”,歸結為“政治敏感性差”。

  一些專家學者在分析造成基層干部政治素養(yǎng)低下的原因時認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績觀”是制度因素,不重視理論學習、日常學習往往流于形式、走過場是直接原因。

  [1]  [2]  [下一頁]

編輯:唐偉杰】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每日關注>>更多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