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电影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媒體評論:無奈,只是一種青春期并發(fā)癥

2010年07月14日 0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近日,—篇題為《是誰造就了80后的無奈?》網文,引起眾多網友關注。網文發(fā)表于6月28日,短短幾天已贏得了數萬的點擊率,網友回帖更是十分踴躍。出生于1986年的網文作者潔兒認為,相比60后和70后,80后雖生活條件優(yōu)越,但承受的工作生活、戀愛婚姻、社會競爭等壓力更大。(《長江日報》7月13日)

  作為60后讀者讀這篇網文,不禁想起上世紀80年代《中國青年》雜志刊登的一篇題為《人生的路為什么越走越窄》的讀者來信。當時雖然不像如今的網絡社會一樣資訊發(fā)達,但是作者潘曉的一聲吶喊,仍然激起了一場席卷中國的大討論。

  那時的一篇讀者來信,因為反映著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以及涉世之初個人信仰的迷失與無奈,很自然地引起了讀者的共鳴,而充分討論的積極意義也自不待言。彼時,關于青年、關于人生意義的深刻探討,不無啟蒙意義,說整整影響著60后一代人,似不為過。

  筆者無意于用60后經驗來教育80后,畢竟時代不同了,新的時代不只是流淌著吃KFC之類西化潮流和新的時尚元素,而且社會主要矛盾也顯然發(fā)生了轉變。如果說潘曉來信中所苦惱的主要是基于政治信仰和人生的不平坦的話,那么,今天潔兒的網文,其實更多的是納悶于新社會環(huán)境中經濟人生的機會不均。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無奈,并非80后的專利;它始于一種人生痛楚的初始階段,只是青春期的一種并發(fā)癥而已。不要以為只有80后無奈過,70后、60后、50后……其實每個年代的青春都出現過或長或短的陣痛期。青春的無奈,不只是超越時空,有時甚至于跨越國界,歌德筆下向往自由和平等生活的青年維特,就是在當時充滿著地位等級偏見和鄙陋習氣的社會中,與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的市民、傲慢的貴族格格不入,并且與周圍的現實不斷沖突著。重讀盧梭《懺悔錄》,年輕的盧梭大多數時候都是輾轉漂泊寄人籬下,而且在對于科學和藝術的不斷追求中,也曾經飽嘗了不被社會認可的失敗苦果。

  今天的80后,最現實的苦惱正如有人感嘆的,畢業(yè)就如一場失戀。學業(yè)、就業(yè)、家業(yè),似乎任何一個方向都不是一個坦途。而且社會不公客觀存在,貧富差距和社會地位的差別,也暫時表現出社會資源占有方面的分野,由此導致非主流價值觀一時間較有市場,堅守人生的追求殊非易事,有時甚至不免會墮入迷惘和無奈的淵藪。

  撇開社會制度的完善,僅從個人努力和奮斗來看,最終權勢、金錢之類會喪失光輝,鳳姐、芙蓉姐姐式名利場搞怪終將幻滅,而如同盧梭與科學藝術苦戀一般的執(zhí)著,才會迎來真正成功的喜悅。誠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思想家盧梭,但是再平凡的人生,也須臾不能缺少對于勤奮、堅韌、向善等主流價值觀的守望,并終將在人生的收獲期有所斬獲。當青春遠逝,徐徐回望人生之旅,咀嚼人生的況味,你會發(fā)現,原來人生其實可以很簡單;你會看到,最初的理想或許不無偏差,但主流價值觀的堅守,終會助你趨近圓滿之途。嚴輝文

參與互動(0)
【編輯:吳博】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