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混亂動蕩、群龍無首、武裝割據的局面,將成為“后阿拉法特時代”巴社會的主要特征
近日,巴勒斯坦內部危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也一下子讓伊拉克、黎巴嫩的血腥沖突以及伊朗核爭端黯然失色。而這或許就是巴內部分裂的悲劇所在。
權力與路線之爭
這次危機是哈馬斯和法塔赫之間權力爭奪中的新一次較量,恐怕也不會是最后一次。自2006年初哈馬斯贏得立法議會選舉后,多年來一直在巴勒斯坦政治中占主導的法塔赫被迫讓位于哈馬斯。但是,長期以“老大哥”自居的法塔赫并不甘心被邊緣化,仍力圖東山再起。
兩大派之間的競爭更是兩條路線之爭。前者代表著激進伊斯蘭主義,奉行對以色列強硬“圣戰(zhàn)”路線,后者則代表著溫和世俗主義,奉行對以色列和平務實路線。前者得到了伊朗、敘利亞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等外部力量的支持,而后者則有美、歐以及溫和阿拉伯世界在背后支撐。
此外,巴陷入如今的境地與9•11事件后美國推行的政策密切相關。美以對巴勒斯坦實行“拒絕主義”政策,打壓、圍堵阿拉法特及法塔赫,竭力在巴推行民主,不僅導致中東和平進程死亡,還直接把法塔赫拉下臺,把哈馬斯扶上馬。而以色列匆忙撤離加沙也為巴內戰(zhàn)埋下了種子。哈馬斯當政后,西方對哈馬斯政府采取制裁,轉而扶持法塔赫,在巴人中制造分裂,直接把巴推向內戰(zhàn)深淵。
內訌傷了自己
巴勒斯坦內訌不止,分裂加劇,首先傷害的是自己。隨著巴緊急政府的成立,巴已出現(xiàn)歷史性的分裂局面,即哈馬斯統(tǒng)治下的加沙地帶和法塔赫統(tǒng)治下的約旦河西岸兩地、兩個政權割據。以色列甚至有人稱,未來可能出現(xiàn)兩個巴勒斯坦國:哈馬斯斯坦與法塔赫斯坦。
而混亂動蕩,群龍無首,武裝割據,恐將成為巴的常態(tài),成為“后阿拉法特時代”巴社會的主要特征。這種局面短期內難以得到扭轉。而長期陷入動蕩之中的巴勒斯坦可能推動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走向激進,更多的巴武裝組織“基地”化。
更重要的是,這一狀況也將使巴勒斯坦人距離他們的建國夢越來越遠。巴內訌不己,政局動蕩,內部意見難以統(tǒng)一,和平環(huán)境日益惡化,以色列也很難在巴方尋覓到一位具有很高權威和號召力的巴領導人以及一個能控制大局的中央政府。沒有了和談對象,巴以和平前景愈加黯淡。
巴人當自救
就目前而言,斷言巴徹底走向分裂或將發(fā)生大規(guī)模內戰(zhàn)似為時過早。法塔赫與哈馬斯之間仍有妥協(xié)余地。雖然兩派嚴重對立,但都明白目前局面對巴民族大業(yè)不利,和解的大門并未關死。阿巴斯雖然宣布哈馬斯的下屬武裝為“非法武裝”,但并未宣布哈馬斯為非法政黨。長期單獨掌控加沙地帶也遠非哈馬斯目標,而且勢必遭到以色列、美國等的政治圍堵和經濟封鎖,恐難維持長久。哈尼亞宣布釋放部分被扣押的法塔赫軍官并再三強調,哈馬斯不會在加沙單獨建國。由于加沙和西岸地理上不相連,因此雙方也難以發(fā)生大規(guī)模直接沖突。
從目前看,雖然阿巴斯得到了外部大力支持,但美歐這種打一個、拉一個的做法不僅于事無補,還會加劇事態(tài)惡化。最重要的是,巴勒斯坦人當自救!哈馬斯和法塔赫應以民族大業(yè)為重,盡早結束分歧,加強團結,停止讓親者痛、仇者快的相互殺戮。(唐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