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9點45分許,在西海白翎島西南方1.8公里海域,韓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部所屬浦項級“天安”號輕型護衛(wèi)艦因發(fā)生不明原因的爆炸事故而沉沒。目前“天安艦”事故調查原因集中在是遭受外部襲擊還是內部爆炸,而天安艦船底爆炸洞口凹凸方向則成關鍵證據。
韓聯社3月27日報道,韓軍方推測產生破洞的原因有三個:外部攻擊,自身缺陷,觸礁等。如果是因外部襲擊造成,船身外側的鋼板會凹向內側。相反如果是內部爆炸,鋼板會向外側突出。
韓媒認為,如果是朝鮮潛艇用魚雷進行攻擊擊中船尾,魚雷本身在航行時比較容易發(fā)現,因此韓國軍可能在事前就會有感知,而且朝鮮潛艇必須接近韓國艦艇才能發(fā)射魚雷,因此韓國軍的聲納會有察覺。而使用水雷的可能性也很小。前進中的天安艦如果接觸了水雷,受到攻擊的部位應該是前部或船身側面,除非天安艦在事故當時朝后航行。但總而言之,如果接觸到了魚雷或水雷,船身會因強大的爆炸力斷裂或瞬間沉沒。但天安艦在艦艇出現破洞后過了一陣兒才沉沒。
韓國稱也有可能是軍艦內部裝載的彈藥發(fā)生爆炸。有分析說是船尾部裝載的深水炸彈或具有引火性的物質發(fā)生了自爆。但是通常情況下,浦項級艦艦尾處并沒有艦炮的彈藥庫。
對于觸礁的可能性,韓方分析天安艦的沉沒點是海軍經常執(zhí)行作戰(zhàn)的地方,也就是說他們非常清楚暗礁的位置。
報道稱,韓國政府當局透露,比起交戰(zhàn)的可能性,內部爆炸或和潛在的爆炸物發(fā)生的撞擊的可能更大。(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沈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