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金頂在陰霾中黯淡異常。雖然俄羅斯林火總面積8 月 10 日減少了約2萬公頃,但林火圍城之勢足以在直觀上抵消俄政府所做的各種努力。不但被林火烘烤了近兩個月的國民情緒更加糟糕,國內(nèi)外輿論也逐漸嚴苛起來。只是“風萍之末,不為無因”,說俄羅斯政府一聲“無能”很容易,但以偌大的天災一味指責政府救災無力,畢竟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天有不測風云
《尚書》有云:三年豐,三年欠,六年一小災,十二年一大災。天時地象無常其實是人類生存常態(tài),而這兩年的地球,天時之糟糕、天災之頻發(fā)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面對頻繁的災害,各國無不有手忙腳亂之感。評鑒俄羅斯政府面對此次大火的作為,只有放到這一大背景下才顯公平。急著下結論,未免給人以幸災樂禍之感。
歐洲委員會監(jiān)測和信息中心的數(shù)據(jù)顯示,雖然近20 年來俄羅斯森林火災的數(shù)量增加了 10 倍,但歐洲其他國家諸如葡萄牙、希臘的情況也不比俄羅斯好多少。單就本次大火而言,其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和死難人數(shù)也并非前所未有。即便是圍困首都這樣的尷尬,2006 年希臘也“率先”發(fā)生過。而在全球溫室效應擴大的背景之下,包括森林火災在內(nèi)的自然災害頻率激增已經(jīng)成為總的趨勢。
還有一個現(xiàn)實須加以考慮,就是俄羅斯所擁有的森林資源實在太豐富。俄羅斯林地總面積達11 億公頃,其中森林覆蓋面積7.22 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5%,占世界森林總量的25%,居世界第一。再加上俄羅斯地廣人稀,如果只是通過考量森林大火發(fā)生的次數(shù)或者過火總面積來評說俄羅斯政府的森林防火救火工作的成效,顯然有失公允。
國力不強是本因
危機處理是現(xiàn)代政府努力建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現(xiàn)代政府的危機預防和處置機制建設而言,它又確實有一個悖論之處,就是危機的處置其實是一個耗資極大的工程。而迄今為止,也沒有哪個政府在處理災害或危機時能稱得上表現(xiàn)完美。無論是2005 年美國的新奧爾良大水還是澳大利亞2009 年的森林火災,其政府救災工作都飽受質(zhì)疑。
有外界指責俄羅斯今年以來氣候異常現(xiàn)象頻繁,俄羅斯政府早應當未雨綢繆。這里的確有俄羅斯政府需要反思的地方,但自然災難之所以可怕,就是因為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不在人力控制之內(nèi),宏觀預測是一回事,具體預防又是一回事。為了一個只是有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將一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大量集中,并使政府機制轉(zhuǎn)入危機處理軌道,這其實是個很不經(jīng)濟的選擇。但避免了這種不經(jīng)濟,災難一旦來臨又難免會準備不足。
歸根到底,無論是災前全方位的預防準備,還是災后的高效應對,都不單純是政府效率問題,更是國力問題。
“烏龍”最可恨
雖說天時不好,國情特殊,但俄羅斯政府的毛病也確有可恨之處。8 月4 日才在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督促下拿出救災物資供應方案的緊急情況部,再加上軍事基地被燒成“白地”還找不到主官的聯(lián)邦軍隊,這樣的 “烏龍”自然難逃外界“無能”的批評。
至于俄羅斯這次的救火工作,也有兩個問題在各國今后的救災工作中都是可資借鑒的。一是救災不能搞成“添油戰(zhàn)術”,就像俄羅斯雖然為撲滅大火動員了24 萬余人、2.5 萬余臺機械及10 多架滅火飛機和直升機,但這些資源是在近兩個月內(nèi)漸次投入的,無法起到消弭林火于萌芽之時的作用。二是防火與準確預警的問題。俄羅斯2007 年版林區(qū)法頒布之后,近7萬人的護林員隊伍解散,林業(yè)保護讓位于地方開發(fā)。雖然恢復舊林法的可能性不大,但今后林業(yè)政策如何做到權責一致,將開發(fā)與保護有機結合起來,須是俄政府應該做到而且也能夠做到的事。(作者于海洋 系吉林大學國際問題青年學者)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忠會】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