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天堂资源地址在线种子8,国模吧一区二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世博會
    上海世博會吉林館外觀設計公布
2010年03月01日 14:08 來源:新華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3月1日,吉林省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理念及吉林館外觀設計新聞發(fā)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fā)布大廳舉行。省政府副秘書長、世博籌委會副主任叢紅霞,省貿促會會長、世博籌委會副主任曹玉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主題演繹專家孟憲忠,吉林藝術學院教授、設計中標單位代表郭春方,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世博籌委會成員單位、省世博辦的相關領導和30余家媒體的記者參加了發(fā)布會。發(fā)布會通報了吉林省參博工作的進展情況,介紹了吉林館主題演繹的形成及內涵,吉林館的設計創(chuàng)意和特點,公布了吉林館的外觀設計。

  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將于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舉行。吉林省自2007年12月25日啟動參博籌備工作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參博工作,成立了由陳偉根副省長為主任,14個部門為成員的籌備機構,確定省貿促會為牽頭單位,明確了吉林省參與展館展示、活動周、網上世博會、世博論壇、城市最佳實踐區(qū)等五方面內容。省貿促會負責的展館展示是吉林省參博工作的重中之重,現已完成主題演繹、方案設計和部分場外制作,順利進入現場施工搭建和組裝階段;網上世博會也已完成主體設計制作,正在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世博專題論壇已成功舉辦,正在爭取參加主題論壇和高端論壇。省文化廳牽頭的吉林活動周文藝演出、街頭巡游、三民展示、旅游攝影展等活動,正按照時間節(jié)點要求,細化內容,排練節(jié)目。省經合局牽頭的世博園區(qū)外經貿活動策劃,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延邊州政府負責的城市最佳實踐區(qū)的展示及相關活動籌備工作有效推進。省委宣傳部負責的各項宣傳推介工作也已全面展開。到目前,吉林省參博籌備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吉林省展館主題演繹是通過指定、公開征集和委托方式完成的。共向社會公開征集主題演繹方案37份,并委托孟憲忠教授率上海百年企業(yè)策劃團隊和吉林藝術學院,最終完成主題演繹。確定展示主題為"長白山下放歌行",三個副主題為"綠之美"、"動之韻"和"城之和",設計理念為"創(chuàng)造綠色宜居城市,享受現代美好生活",設計主線為"綠色與文化融合",重點展示:行走工業(yè)、電影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民族融合的民族文化、和諧美好的生活和長吉圖規(guī)劃等元素。

  長白山是吉林省地域性標志和象征,是世博會吉林館展示當之無愧的獨特符號,因此確定"長白山下放歌行"為展館主題。"放歌行"是樂府"歌行體"之一,多用來抒發(fā)激越奔放之情,也包含"且放歌,且行進"之意,表達了吉林人民意氣昂揚的前進步伐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進取精神。綠是吉林的重要代表色,"綠之美"將展現吉林的自然之美;動是在綠色前提下的發(fā)展之追求,"動之韻"將彰顯吉林主導產業(yè)和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激越之美;堅持綠動的城市發(fā)展理念和模式將更好地承載現實的美好和未來的機遇,"城之和"將體現人與自然、城市共生共榮的和諧之美。

  按照主題詮釋,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遴選了設計單位。聘請國內權威專家,對來自國內外的32家設計單位的設計方案進行評審。就其對主題理念的把握、設計創(chuàng)意能力、深化設計和施工能力等進行了3輪綜合評審,共有7家單位入圍,其中3家預中標,最終確定:北京優(yōu)逸中慧通展覽有限公司聯合團隊與吉林藝術學院聯合中標。

  從2009年2月至11月,多次組織設計單位來吉林進行元素考察,經過反復論證和修改,最后經省政府和上海世博組委會審定通過,確定了世博吉林館的設計方案。

  據專家介紹,吉林展館外觀設計創(chuàng)意,是源于"長白山下放歌行"的主題,選取了吉林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元素,依照長白山脈的自然特征,師法自然,超越現實,將長白山、天池、森林、瀑布、高山花園等元素抽象概括,用超現實主義手法,設計出了自然形態(tài)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獨特的世博吉林展館。吉林館的外觀是由抽象的森林托起的長白山組成,外立面由自然形態(tài)的雕塑與藝術彩繪、燈光、多媒體結合,構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藝術裝置。正立面亦真亦幻的天池由多媒體表現,演繹出吉林獨有的地理風貌及四季變化。展館外觀簡約大氣、新穎獨特,通過對空間圍合的虛實變化,使外觀視之通透,實則封閉。展館整個外觀與內部設計風格統(tǒng)一,勾畫了一幅"森林中城市、城市中森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 世博會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