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和當理發(fā)師哪個更有前途?杭州的一家理發(fā)店的老板這樣理解——“學好技術(shù)永不窮,敢笑大學無錢途”。
這么牛的廣告語是杭州半山興榮理發(fā)店里的俞興榮寫的。俞興榮將讀大學和學技術(shù)做了一個對比,把這些都寫在了自己的招學徒廣告上,他覺得學個好技術(shù)在當今社會更有前途,也希望能招攬更多的人跟著自己學理發(fā)的手藝。而這張語出驚人的招徒表,也引來了諸多口水。
截至昨晚記者發(fā)稿時止,這張“招學徒”廣告還沒有為他招來一個學徒。
一張對比表,充滿“優(yōu)越感”
記者趕到了俞師傅的小店,這張招徒廣告就貼在他小店的大門外。
以學習時間、費用、學后收入等六項指標,俞興榮將讀大學和學技術(shù)制成了對比表。記者在表上看到,讀大學的時間為三至四年,費用在2 萬到8萬,畢業(yè)后收入在1500到3000元,前途是“隨時可能炒魷魚”;而學技術(shù)就最多只需兩年時間,不用學費,收入是讀大學的兩倍以上。但是學技術(shù)有年齡限制,在16歲到40歲之間,讀大學就沒有這個限制了。
60歲的老板俞興榮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解釋這個對比表,他說:“我父親從小就對我說,有個技術(shù)在身肯定不會餓肚子,所以送我去學剃頭。我當了三年學徒之后,就給師傅打工,然后在國營理發(fā)店拿工資、50多歲還能自己開店,這輩子都沒有為生計發(fā)愁過。”
俞師傅看到有些孩子,父母辛辛苦苦送他讀了大學,但是一畢業(yè)就失業(yè),只能在家“吃父母的”!斑不如上我這里當學徒,至少有個工作。”他補充說。
顧客從玉泉趕來
這家理發(fā)店是2000年開張的,雖然看起來挺簡陋,但由于俞師傅的手藝好,生意紅火!耙话愕男±戆l(fā)店一天也就做二三十單吧,有徒弟打下手的時候,我這里一天可以做六十多單生意!庇釒煾凋湴恋卣f。
電工小羅是店里的?,“昨天店里人太多了,我只好今天再來了!毙×_說,“俞師傅的技術(shù)沒得比,又快又好看,而且只要兩元錢,我都在這里剃了好幾年了!庇浾呖吹,小羅剛坐上理發(fā)凳,俞師傅先用電推子推出了個大概形狀,再用剪刀精修一下,只用了5分鐘,一個有棱有角的平頭就出爐了。
另一個顧客老周找俞師傅理了幾十年的頭發(fā)了,從小伙子到現(xiàn)在,頭發(fā)都白了。老周說,前兩年有個浙大的學生顧客聽說俞師傅的平頭理得好,在大熱天的正午騎了一兩個小時的自行車從玉泉那邊趕過來,然后理了一個滿意的發(fā)型高興地回學校了,還成了這里的常客。
廣告引來口水仗
“我從十年前開始招徒弟,都是三十歲以上來我這里的。這個年齡才知道‘討生活’不容易,知道有個技術(shù)重要,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小青年,看不起我們這種手藝,F(xiàn)在我用這張表就要告訴年輕人手藝很重要的。”俞師傅告訴記者。
但是對俞師傅的這個“對比表”,周圍的人們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有人力挺俞師傅——
“讀得出書當然還是讀書好。要是讀不出,真不如到俞師傅這里來當學徒工!弊≡诟浇牧职⒁陶f。
“小孩子讀大學,要是只是談談戀愛上上網(wǎng),還不如到這里當學徒!闭诶戆l(fā)的孟先生說。
也有不少人認為他的言辭偏激——
“當剃頭師傅太辛苦了,有文化就不用吃這種苦了,廣告上這個話說得不對的。”看到招學徒廣告的路人周文搖搖頭。
“好好讀書還是有工作的,不用這么早就把自己定在了理發(fā)的崗位上,再說現(xiàn)在都是燙發(fā)護發(fā)才比較時尚,像這樣的老店只能做做老人生意,學徒也不來這里呀!贝髮W生小林這樣告訴記者。
還有人一邊理發(fā),一邊批評俞師傅的話不對。有些人看到這個表,專門跑進店里找俞師傅理論。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