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學語文新教材中刪減魯迅的文章,引來各方爭議。人民教育出版社隨即否認將魯迅的文章剔除出語文教材。對于由此引發(fā)的“戰(zhàn)斗精神傳承”之爭,有網民直言:“中學的時候,最不喜歡的就是魯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話,又拗口,還經常是連標點符號都要背下來,太痛苦了!
魯迅若地下有知,對于自己的文章“連標點符號都要背下來”,會不會也覺得“太痛苦”?魯迅的文章,代表著舊中國背景下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一種對黑暗勢力的勇敢揭露,一種對人性丑陋的批判,一種從民族劣根性引發(fā)的“恨鐵不成鋼”的怒火。就算被政治化為“戰(zhàn)斗的投槍”,魯迅文章的核心仍然是觀點,而不是標點符號。也許,魯迅的文章被烙印上了太重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僵化,魯迅的文章成了死記硬背的替罪羊。
魯迅文章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還在于:他創(chuàng)立了“雜文”這一獨特的文體形式,他以“筆底春秋”的刀筆,既令被抨擊的對象不得不“對號入座”,又閃避了當時惡劣條件下的輿論禁忌。而被動漫、情歌、快餐、娛樂、段子和垃圾電視節(jié)目滋養(yǎng)著成長起來的當代學生,讀到舊中國的內憂外患,比較如今社會的物欲橫流、競爭壓力、市場娛樂,的確感覺遙遠。在我看來,學習魯迅的作品,一方面是讓學生對舊中國的境況有基本的了解,珍惜當下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應主要引導學生學習魯迅雜文的寫作手法,這也是一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處于不同的環(huán)境,人們的關注點也會很不相同,F(xiàn)代人、當下青年真的沒有接過魯迅的旗幟?媒體與網絡上對腐敗、社會問題猛烈抨擊的“憤青們”,何嘗不顯露出“戰(zhàn)斗”的影子?“賣文為生”的魯迅若生活在當下,面對高昂房價、賣地財政、權錢勾結,會不會同樣拿起“投槍”?
其實,最可怕的是當今社會對魯迅的“葉公好龍”。如,一面是課本中要求學生學魯迅,另一面是一些媒體不給雜文生存空間,怕雜文“說怪話”、“說真話”、“出問題”,甚至“砍”掉雜文版面。更離譜的是,以雜文鼻祖命名的“魯迅文學獎”居然沒有雜文作品——為了針砭舊社會時弊而創(chuàng)造出的雜文體,為何在今日反而面臨生存空間的危機?
季羨林晚年曾多次請辭“大師”、“泰斗”封號。這未必是因為“高處不勝寒”的膽怯,更可能是一個頭腦清醒的老者的明智。如果魯迅擁有選擇權的話,相信他會愿意做一個有血、有肉、有吶喊、有情誼的人,而不是被頂禮膜拜、意識形態(tài)化的政治符號。蔣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