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事件塵埃落定,結(jié)果是大家早已預料到的。前不久,我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的兩次采訪,以一個教師身份發(fā)表了一些觀點。隨后看到網(wǎng)上對造假者被處理表示同情的言論,所以想對此事再談些看法。
就抄襲者而言,學位被剝奪是咎由自取。學生既然來校讀學位,至少要對學術(shù)有些微敬畏,對學位論文給予高度重視。做事做人要有原則和底線。人生有些事情是絕不能做的,有些底線是絕對不能逾越的。而且,碩士學位論文是完全可以寫好的,只要作者有一些起碼的重視和努力。按照目前多數(shù)學校的做法,從開題到論文初稿完成,有將近半年時間,即使找工作,也至少有一兩個月時間寫論文。然而現(xiàn)實中,有些同學定稿前一個月才開始寫初稿,還有人交稿前一周還定不下題目,只能臨時抱佛腳,匆匆湊一篇。這樣靠得過且過蒙混過關(guān),不出問題才是奇怪的。
就教育者(學校和導師)而言,學生學位被剝奪,證明其教育的失敗。試想,在這件事情的整個過程中,如果學校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能從嚴要求,嚴格學位論文的寫作環(huán)節(jié)及程序?qū)彶,導師能夠認真負責仔細閱稿,答辯老師能夠嚴格把關(guān),這其中只要有一個環(huán)節(jié)認真做了,被剝奪學位的結(jié)果就不會發(fā)生!
在這方面,高校其實是有一整套相關(guān)制度的。如可以推遲答辯,即使答辯未通過,學生在半年或者一年后,還可以獲得一次答辯機會。但這些年來,很多制度都成為空文,人們都遵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庸俗哲學。
抄襲者和教育者存在的問題都不是孤立的,也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高校的大規(guī)模擴招,導致了就業(yè)困難。為了應對就業(yè)困局,又連續(xù)進行碩士、博士擴招,造成了教育文憑含金量的下降。與本科評估、碩博點評定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大量造假相比,學生和教師的注水造假論文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在一個浮躁且缺失誠信的社會,“讀書無用論”再次甚囂塵上,教育界亂象頻生也只是社會的縮影。竊鉤者雖誅,沐猴而冠者卻大有人在,某些官員頭上的碩士博士帽、碩導博導帽,更值得審視與調(diào)查。認識到這一點,也就理解了為什么社會上存在同情抄襲者的言論了。褚宸舸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