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服色的臉面是怎樣的?
自古以來,服色往往就是王朝的一張臉面,有怎樣的王朝,就有怎樣的服色。每當改朝換代,總有易服色之舉
晚清末盡頭是民國。民國是我國存在了千年的舊制分崩離析、西風漸進的時期。在這個由傳統(tǒng)向近現(xiàn)代嬗變之時,服色的變易自在情理之中。民國時的易服色,最大特點是服飾上的中西并存、新舊雜陳。
中華民國成立以后,為實踐人們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主張,政府廢棄了千百年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傳統(tǒng)習慣及規(guī)制,仿效西方國家的服飾,頒布了《服制條例》,規(guī)定了男女禮服的式樣,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循。但是,由于其中頗多不切合中國實際之處,該條例終未能實行。
到了上世紀20年代末,民國政府重新頒布了《服制條例》作為民眾衣著的準則,該條例吸取民國初年所定條例不符社會實際的不足,只對男女禮服和公務人員制服作了規(guī)定,對于平時百姓所穿的便服,則不作具體規(guī)定。
但是,當時社會服裝的式樣和品種,遠超條例所作的規(guī)定,顯出千姿百態(tài)的格局。
長袍馬褂
民國初年,男人服裝仍以中裝,即長袍(長衫)和馬褂為主。長袍馬褂為清代滿族男子最常用的服飾之一。馬褂加于長袍的外面,它起源于騎馬短衣。后來,長袍馬褂傳到民間成為社會普遍流行的便服。
民國元年,北洋政府頒布的《服制條例》中將長袍馬褂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南京國民政府也將藍長袍配黑馬褂以及中山裝列為“國民禮服”。
長袍與馬褂多為圓領、窄袖,后來不少長袍是企領的。長袍為大襟,馬褂是對襟。
長袍、馬褂有禮服、便服之分。用作禮服時,在款式、質料、顏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格式。長袍用藍色,大襟右衽,長至踝上6厘米,左右兩側下擺處,開有30厘米左右的長衩,其袖長與馬褂同。
馬褂一般用黑色絲麻棉毛織品縫制,下長至腹,前襟釘扣5粒。
若作為便服,顏色可以不拘。在初春或深秋,人們還喜歡在長袍外加一件馬甲,代替馬褂。
民國期間,羊城仍有不少旗人,他們多住在老城的中心,即今天的中山五六路一帶。盡管旗人衣服與本地人區(qū)別不大,但他們穿著的長袍馬褂有自己的特色,腰部必橫系一布條,鞋子的面以厚布密縫欖核形線條,鞋底是木的,密布鐵釘,行時逼迫爽脆,一望而知為旗人。
西裝的興起
長袍、馬褂,往往是舊派人物的穿著,思想開放的人士愛穿西裝。西裝在清朝末期傳入中國。
最初,西裝僅為來華西方人所穿,后來,廣州等沿海通商口岸地區(qū)的買辦、商人也開始穿著。
中國第一家洋服店,是1879年開設于蘇州的李順號洋服店。廣州第一家洋服店,是1880年創(chuàng)辦的信孚成記洋服店,它位于沙面租界附近的沙基(現(xiàn)六二三路)。當時,這一帶除了信孚成記洋服店外,還陸續(xù)出現(xiàn)了元祥號等多家洋服店。1892年,元發(fā)號洋服店在高第街開設,店主潘禮、潘伯良從日本學藝回國,有“洋服狀元”之稱。
但西裝真正流行卻是民國以后的事情。到了上世紀20年代,許多大城市陸續(xù)出現(xiàn)了專門制售西裝的公司,還出現(xiàn)國產名牌西裝,不少報紙、雜志開辟專欄介紹西裝。
當時在廣州,穿西裝的男子極多,有教師、學生,各機關的辦事員和洋行職員。
在廣州惠愛路(今中山五路),有一間九同章綢緞店,原先,它是以縫制中服聞名的,但見西裝流行,便專門在營業(yè)廳開設西服部,里面安裝一張大裁剪床、三部衣車,旁邊設一個6平方米的試身室,室內四壁鑲了玻璃,裝有光管、風扇,以方便顧客試身。
店中有一姓凌的師傅與其助手謝煊負責給顧客量身、裁剪、試身!熬磐隆钡奈鞣獠簧賮碜詭X南大學附中。嶺大附中新生入學,要置備的服裝規(guī)定必須有西裝,還要有大褸一件、寒衣二三件、夏衣五六件、襯衣三四件、汗衫褲六至十件,黑襪六對、長襪一對、游泳衣一套、手帕六條。因“九同章”手藝出色,嶺南大學師生的西裝后來全都由它承做。
嶺大學生外出,西裝筆挺,洋派十足,當時廣州的女孩子中流行著“法政公(老的意思),高師窮,一中廣府唔中用(不合適),農業(yè)工業(yè)曬到黑,惟有嶺南才做得(合格老公)”的順口溜。
西裝從開始的星星點點到與中裝平分秋色,并有后來居上之勢。
在西裝流行的同時,一些知識分子及青年學生還喜歡穿學生裝。學生裝由西裝改造而成,其樣式比西裝簡便。它沒有翻領,只有一條窄而低的狹領,穿時有紐扣扣緊,不用領帶。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個暗袋,左側胸前還有一個明袋。穿著這種服裝,有一種干練的感覺。
黃隆生制作中山裝
1923年,在廣州任大元帥的孫中山覺得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而舊式的長袍馬褂又不能表現(xiàn)人民時代精神,于是他主張以南洋華僑“企領文裝”為基礎,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
孫中山將自己的設想告訴了他的摯友、著名裁剪師黃隆生,他根據孫中山的要求,裁制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此衣服既有西裝的硬領,又將“企領文裝第”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兩個明袋改成可因放進物品多少而脹縮的“琴袋”。
黃隆生設計的褲子是這樣的: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也很適用攜帶隨身必需品。
對這種服裝的思想及政治意義,孫中山有過專門的闡述:前面外露的四個口袋代表“四維”(即禮、義、廉、恥),袋蓋上方的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封閉式的翻領表示嚴謹治國的理念,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tǒng)一的大義。
在孫中山的倡導下,“中山裝”流行起來。后來,中山裝成了民國政府官員的標準服裝。1946年的一天,廣東省主席羅卓英叫會計長毛松年召集各會計主任到省府開會,當羅看見衛(wèi)生處會計主任黃雪峰沒穿中山裝制服,只著一件“夏威夷”襯衫和一條西裝短褲時,大罵其“不敬”,立即撤了黃的職。
改良旗袍與“義乳”
民國初年,婦女服裝仍保持著上衣下裙的形制,政府也規(guī)定女子禮服為上襖下裙。后來,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婦女們領悟到“曲線美”的道理,在裁制衣服時改變了傳統(tǒng)女服的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狀態(tài),服裝日趨華麗,出現(xiàn)了很多奇裝異服。
旗袍就是當時最流行的女性服裝。旗袍最初源于滿族女性傳統(tǒng)服裝,民國年間融入了西方元素,改良成為最能體現(xiàn)女性魅力的流行服裝。1929年,民國政府確定旗袍為國家禮服之一。
傳統(tǒng)旗袍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上下顯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
民國期間的“改良旗袍”最大的改變在于,袍腰不斷收縮,女性身材的曲線終于全部顯露出來。一些旗袍腰身最后竟窄得要吸氣才能扣上紐扣。
此外,旗袍的長度也縮短了、袖口也收窄了。傳統(tǒng)旗袍配穿長褲,開衩處很淺,僅可見繡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內褲和絲襪,開衩處露腿。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裝飾亦較簡約,淡雅合體
上世紀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不斷翻花樣。一時衣長及地,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一時又縮短至膝蓋,后來袍衩越開越高漸漸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開衩旗袍。
進入40年代后,旗袍的式樣趨向于取消袖子,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后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當時的廣州,無論是達官貴人的太太、小姐,還是學生、家庭主婦,都喜歡旗袍。上下九一帶就有很多裁制旗袍出色的店鋪,西關小姐穿著的旗袍多為繡花綢緞料,旗袍打腰褶、胸褶,以突出女性曲線美。
除了旗袍外,還流行白衫黑裙、灰衫黑裙。廣州學生大多穿灰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一般勞動婦女則穿短袖衫。
民國初年,一種由“捆身子”內衣演變而來俗稱“小馬甲”的內衣,在女性中流行。小馬甲的用料既有絲織品又有布。在小馬甲的前片,綴有一批密紐,使用時將胸乳緊緊扣住。
到了上世紀20年代末,乳罩從海外傳入中國,當時人們稱之為“義乳”。最初,中國婦女并不習慣使用,電影女明星成為時尚體驗的先行者。阮玲玉是最早戴“義乳”的中國婦女之一。在銀幕上,她戴上義乳、身著旗袍后顯現(xiàn)出的近乎完美的身體曲線,給婦女們以驚艷!傲x乳”慢慢在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普及起來。
軍裝及京青布
民國時期,除了民眾的服裝新舊雜陳外,軍服也相當豐富。由于當時的軍隊甚為復雜,既有中央軍,又有地方軍;既有正規(guī)軍,又有雜牌軍,軍服是五花八門。
民國初期,駐防廣州的軍隊平時都不穿制服,夏天一律穿薯莨布(又稱香云紗,清中后期產于廣東珠三角的一種時尚衣料)的短衫褲。當時擔任總司令的陳炯明和第三師的參謀長楊言昌著的是白夏布長衫。
1932年至1937年,由于國內抵制日貨,提倡用國貨,各地織布廠生產的一種黑色平紋的“愛國布”頗受群眾歡迎,行銷市場。布業(yè)在這段時間,也因緣際會有所發(fā)展,當時軍官非開大會時都是穿著愛國布便衣。廣東軍隊最有特點,就是每人有一頂銅鼓帽、一雙草鞋和一條士的棍,時人稱為粵軍三寶。
惠愛路的昌興軍服店負責縫制憲兵和警察的服裝,憲兵服與軍服不同,軍服一般是藍布衫短褲,不用量身,分大中小號。憲兵服則用最好的黃斜布,個個量過身材大小制成。憲兵冬天有黃斜大衣和皮鞋、白手套,十分整齊莊嚴,路人望而生畏?墒腔⑵っ神R,聊有外形,憲兵的作戰(zhàn)經驗幾乎等于零,1938年日軍入侵,廣州的憲兵紛紛作鳥獸散,成了民眾笑柄。
民國年間,廣東各地流行一種靛藍布(粵語叫京青布),此布以土靛冷染,初用時表面脫色,用后越洗越靚,所以很受歡迎。帶河路的新衣店,每于淡季把下檔的藍布衣服,以每套毫銀二角賣給咕喱(搬運)。禮服和學生的校服也用靛藍布。
1912年,孫中山蒞粵,廣州各界在石室教堂和圣心書院聯(lián)合開會歡迎,主教為孫祝福,學生穿的便是靛藍布長衫,冒雨排隊恭候,濟濟一堂聽孫中山演講。
嫁衣和壽衣
過去廣州的有錢人家嫁女要有四季衣裳作妝奩,還要做大褂、花裙,這些衣服十分講究式樣和花款。要做出嫁服裝,一般要與綢緞店熟行“老倌”(當時服裝業(yè)對熟悉業(yè)務高級店員的稱謂)聯(lián)系,讓“老倌”逐一解釋指點。綢緞店對這些大生意非常重視,會派主管及“老倌”上門接洽,因為辦喜事的人家除了新娘要做嫁衣外,往往全家大小都要縫制新衣,“老倌”要帶齊男女老少各種服裝樣本上門,統(tǒng)一訂制。
大戶人家對壽衣也很重視,壽衣分兩種:一種是老人在60歲(俗稱花甲回頭)做大生日時穿的,另一種是去世后穿的。
壽衣的縫制有很多規(guī)矩,要靠熟行的“老倌”介紹和指點。生辰壽衣生意較好做,無論綢緞店抑或服裝店都樂意承接。
死人壽衣則需由壽衣鋪代制。死人壽衣必取單數(shù),或上七下五,或上至十一十三不等,而下衣亦止七數(shù)。九字之數(shù),多避而不用。
小康以上家庭,殮衣都用絲綢。盛殮時,男的必袍褂靴帽,女的必褂裙,多取淺灰、彩虹、茶青、湖水等色。殮衣最高檔一般用到絲棉,不采用皮草。據說皮草雖名貴,但貂狐服是獸毛所制,死者披獸毛以入黃泉,恐來生變獸云云。做殮衣因時間緊迫,價錢一般較高。
羊城服裝店
舊時廣州服裝店和綢緞店(專賣服裝和布匹的商店)以西關一帶最多,尤其是逢源路、多寶路、寶華路等大戶人家的集中地,以及鄰近的十三行(當時金融業(yè)聚集地)和一德路(許多京果海味批發(fā)商店在此經營)。
在上下九路,就有生源泰、九經、元亨、同章、綸章、仁章多間綢緞店和信孚、自良、文華等服裝店。
惠愛路、永漢路也有不少服裝店,如高第街口的金城洋服店、永漢南路的黃謙洋服店和惠愛路的怡安泰洋服店都是廣州著名服裝店。高第街兩邊,還有經營布匹、百貨、鞋帽、手工業(yè)品等店鋪,婚嫁需辦嫁妝禮品,在高第街可全部買齊。
民國以后不少華僑在東山一帶建房定居,吉祥路、正南路及其內街則是公務員聚居之地,華僑和公務員經濟較富裕,穿著講究,所以,東山一帶的服裝店為方便這些有錢人購買衣服,一般都在門口擺放兩個大喇叭,一個朝東,一個朝西,有時播輕音樂,有時播粵曲,更多的時間廣播自己的商店如何貨真價實,花式品種多等內容。
有的服裝店還雇用長得比較俊秀的男童,頭戴特造帽子,穿著漂亮制服和皮鞋,在店門前接待客人,每有行人路過,男童會說:“歡迎入內參觀!比珙櫩投噘I商品,會代攜商品送到街口坐車。
西關、東山的大戶人家的少奶、小姐、少爺每逢換季都要做新衣服,相熟的服裝店一接到通知,店員就會帶貨上門,根據客人選定的品種、式樣代裁代縫。
服裝店為了招攬生意,著意布置店面,店門口兩旁擺列鮮花,不時更換。店內左右兩邊安置鑲有玻璃鏡面的壁柜,放幾張精美茶幾和座椅,備有茶煙。
廣州是全國最早出現(xiàn)洋服店的城市之一,民國年間,廣州所制作的洋服頗有名氣。前面所說的廣州第一家洋服店“信孚成記”,其創(chuàng)辦者是三水人鄧月波,能講英文,他看準沙面住有洋人需要西裝,便花了500兩銀子,在沙面租界對面的沙基開了一間30多平方米的“信孚成記”洋服店,前店后場,有11個員工。
該店的西服面料和輔料,如呢絨、絲里、毛撲等全部進口,雇用的工人功夫了得,量身、裁剪、試衣由同一師傅負責,西褲褲腰為“前上后直”,抱肚托腰,連大腹便便的肥佬也能穿。沙面的外國領事館官員和附近粵海關及洋行職員都喜歡訂做“信孚成記”西服。
1938年廣州淪陷,“信孚成記”的生意一落千丈,鄧月波告老還鄉(xiāng),其子鄧達潮在1942年將店鋪遷至下九路80號?箲(zhàn)勝利后,在“信孚”訂做一套高檔西服,要200港元以上,相當于一個普通工人3個月的收入。
到了1921年,廣州經營洋服的店鋪漸多,從業(yè)人員1000余人,還成立洋服同業(yè)工會。1935年時,廣州的西服業(yè)店鋪有113家。1947年前后,廣州的西服業(yè)較興盛,各主要馬路都有洋服店開設。
林子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