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 《三字經》是童蒙讀物的經典
-本報記者 魯大智
和之前所有走上百家講壇的學者們不同,我們面前的錢文忠從頭到腳裹挾著時尚與貴族的氣息。初見錢文忠是在北三環(huán)的老故事吧,錢文忠不動聲色中盡顯世界名牌,右手腕是一串血色琥珀和蒂凡尼銀鏈,左手腕戴限量版的歐米茄玫瑰金表,指間則是卡地亞戒指。請他簽名,他打開皮包,用于簽名的萬寶龍筆就有五六支,據說他收藏的萬寶龍筆有幾百支之多;他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專門訂做的……他的時尚先引起大家關注的熱情,以至于交流的話題先從名牌開始之后才言歸正傳談到最近由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三字經》。
和讀者一樣接受啟蒙
錢文忠認為,講述《三字經》的過程,不存在啟蒙者和被啟蒙者!拔液妥x者一樣都是接受啟蒙的,我小時候背誦過《三字經》,后來就沒有背誦過。此次再講,是又一次重新學習和啟蒙教育。我發(fā)現(xiàn)能夠背誦到《三字經》20句以后的,我的朋友圈沒有一個;全社會能背誦到前8句,就是很好的了。我在講述過程中,也在接受重新啟蒙的過程!度纸洝凡皇侵袊鴤鹘y(tǒng)文化的大經大典,但是它是童蒙讀物的經典!
從大學講堂上走到百家講壇,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為電視讀者講《三字經》,是易如反掌的輕松還是也有角色轉換的難度?錢文忠答:一點都不輕松!“我從小就讀《三字經》,原來覺得自己都懂,可講著講著就發(fā)現(xiàn)很多自己不懂的東西。甚至第一句話就沒琢磨明白,人之初,性本善,可接下去為什么是性相近呢?這在邏輯上說不通,應該是性相同呀?”他覺得中國人普遍對這本童蒙讀物的看法太輕率了,以為它就是給小孩子的,大了沒必要讀它。其實這是誤解。《三字經》是儒家的傳統(tǒng)童蒙讀物,雖然有自己的立場,但沒有強迫,可以看成一種比較強勢的建議,它提供一種選擇,而不是非要如此,它的建議是最好如此。
《三字經》是流淌在中華民族心靈中的血脈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出現(xiàn)過無數(shù)大師。時代在進步,為什么反而沒有大師級的人物?或許在錢文忠對《三字經》的解讀中,也能領悟些許答案。他認為,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觀與現(xiàn)在不一樣,不大會考慮小孩是否理解,考慮的是能不能讓他多記一些東西。不見得都懂,但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蛘哒f,隨著你人生閱歷的增加,溫故而知新,總會懂的。這就像動物的反芻,你記憶中的東西會在你的人生經驗里反芻,通過這種方式,會在舊的食物里面得到新的養(yǎng)料,同時把舊的東西消化得更徹底。
傳統(tǒng)教育中讓孩子死記硬背的做法,是遭遇過批評的,但現(xiàn)在反觀,也暗含著另外的意思,就是相信孩子有這個理解力。錢文忠這樣理解傳統(tǒng)教育:現(xiàn)在我不急著向你灌輸一種理解的工具,是怕這一套東西約束了你!肮糯勺x物和我們現(xiàn)在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天課本的字都是無意義、毫無關聯(lián)的字。而古代童蒙讀物每個字都有意義。把意思放進簡單的字里,實際上是對接受教育的人,對他的消化能力與接受能力,抱有更大信心!
今天再讀《三字經》,有何現(xiàn)實意義?錢文忠說,“就像你發(fā)現(xiàn)一個青銅鼎,它的現(xiàn)實意義不在于用它來熬粥燉肉。何況《三字經》不是一個器皿。中國人不管識字與否,基本上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彼f,《三字經》已經成為一股流淌在中華民族心靈中的血脈,“重新解讀,是把其中的養(yǎng)分分析出來,為關心傳統(tǒng)文化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嘗試,這不是我對大家的教育或講課,而是一種共同學習!彼X得,《三字經》貫穿全篇的精髓有兩個關鍵詞:“教學”和“歷史”。其中教學部分宣揚的刻苦治學、孝道、禮讓等思想都是超越民族和時代的。他建議家長在給孩子講述《三字經》時,從后往前講,先講第三部分古人刻苦治學的故事,再講第一部分孝道、禮讓思想,最后講第二部分中國歷史概述!度纸洝肥侵袊鴤鹘y(tǒng)文化的關鍵詞集,三字一句,每個都是關鍵詞。
《三字經》永遠無法被替代。錢文忠的看法是,主要因為它是中國主流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關鍵詞集。《三字經》里面找不到我們今天根本否定的東西,只是把關鍵詞背后的歷史事實進行重新解讀。
左手賺錢右手學術
錢文忠所從事的是印度古代佛教語言和西域古代語言研究,這是一個極其冷門的領域。他不僅會梵文,還會很多稀奇古怪的語言,諸如英、法、德、日、荷蘭語、西班牙語、梵文、巴利文、阿委斯塔語、尼瓦利語(泊落泊語)、古孟加拉語、古伊朗語、古藏語、和闐語、吐火羅語。因此,錢文忠被他的老師季羨林先生稱為“語言天才小子”,是他“50年教學生涯遇到過的最具語言天才的人”。有人認為,錢文忠現(xiàn)在之所以在學術上有很高的成就,關鍵是來自于他的語言天才。當眾多學者依靠翻譯的文獻開展自己的研究時,錢文忠卻是直接取源于最原始文獻來完成自己的學術判斷,誰能否認在學術研究中原始文獻比翻譯文獻更可靠呢?
錢文忠說,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是父親。他的父親畢業(yè)于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后從事對外貿易工作。錢文忠小時候,他常買一些書回來。又由于外語好,即使在“文革”中也能經常出國!案赣H每到一個國家都會帶一些當?shù)氐墓偶媰曰貋。”錢文忠說,那種彩色的、很重的畫冊當時在內地很少見到,很多畫冊到現(xiàn)在他還留著。他認為,父親對自己的影響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在當時的年代,對外貿易是個熱門專業(yè),但是父親始終沒有帶給他“你學習的東西僅僅只是一種工具”的印象;第二,父親認為你愿意學什么就學什么,從來沒有告訴學這個東西有什么用。他說:“這兩方面的影響結合起來后很容易產生這么一個東西:對離開你比較遙遠的東西,對不那么現(xiàn)實的東西,對表面上比較虛無縹緲的比較神秘的東西,你慢慢覺得會有一種親近感。”
錢文忠出身于讀書世家,無錫望族錢家曾出過多位大師,如錢基博、錢穆、錢鍾書、錢偉長等。而投身季羨林先生門下,是緣自高中二年級時,歷史老師郝陵生為學生講述季羨林先生在梵文上的成就,他聽了,十分感動,便給季先生寫信,他與季先生的信,一直通到高中畢業(yè)考入北大。1984年,錢文忠高考進了梵文巴利文班。這個班一共有八個人,之后先有一兩個人轉系,再后來幾乎全部搬到德國,最后剩下錢文忠一人還以此為專業(yè),主修印度學,副修伊朗學、藏學。
“冷”到不能再“冷”的專業(yè),錢文忠樂在其中。對此,他比較有名的一句話是:“學問對我有審美價值!敝钡浇裉,不論是學術、古玩還是藏書等等,他都能“玩”得轉,錢文忠進入復旦前的下海經歷讓他在經商賺錢方面得心應手,他是北大青鳥的獨立董事,還親自料理著幾個公司。錢文忠表示,自己喜歡“寓于樂”,他認為這很符合“游于藝”和“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古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