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5:1979年的中國大陸正走出十年動蕩的陰影,剛剛確立改革開放的方針,整個國家站在了經濟發(fā)展新的起跑線上。而此時海峽對岸的臺灣經濟正加速發(fā)展,西方經濟學理論也被引入臺灣,林毅夫在臺灣已經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來到大陸后,林毅夫卻選擇了進入北京大學經濟系,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主持人:那個時候祖國大陸MBA是什么是不知道的,而且您當時到了北大選擇的學經濟,是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時還有什么其它的選擇嗎,/為什么要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
林毅夫:因為要了解這個社會體系,如果我想在這個地方工作,我不了解這個社會體系,那我就沒有辦法扮演我應該有的角色,所以我想學馬列主義是了解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了解當時社會制度必有的原因是什么?所以那個教育對我來講還是非常寶貴的。
主持人:你是從哪個角度來形容那段教育對您是寶貴的,因為我們知道,當時的臺灣和大陸,它的經濟體系應該說是完全兩套不同的理論和體系。
林毅夫:最主要是了解中國的國情。跟里面他對一些大的歷史的看法,我覺得是有不少幫助的。應該講馬列主義我們還是研究得很深。當時沒有研究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剛才被介紹進來。/但是從研究馬列主義來講,我們很多老師很多教授,他傾注一輩子的心血,他也是研究的非常深的。
主持人:學習的時候,有沒有一些接受不了的一些東西?
林毅夫:因為任何理論體系都是非常嚴謹的邏輯。那么馬列主義對我接受起來一點也不困難,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邏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讀書人,那么你沿著這個邏輯,你就知道它是一步一步怎么推論的,那么怎么形成的,所以對我來講的話,那么幫助還是非常大的。而且里面有一些東西,到今天想起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要作用于經濟基礎。那么其實這樣一個觀點,馬克思是第一個提出來的。那么就是現在西方非常盛行的,所謂新制度經濟學,其實講的同樣是這個道理。
解說6:林毅夫在北大潛心學習,而那時的北大恰逢改革開放初期,校園里形成了自由開放的學術氛圍。就在一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林毅夫遇到了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舒爾茨。
主持人:是一個什么樣的機會?
林毅夫:他在北大做了一場演講,我?guī)退龇g,他比較滿意。所以他回到芝加哥大學以后,他就寫了一個信講說,如果你到芝加哥大學來求學,感興趣的話,他可以安排一個獎學金。
主持人:那么當時想過沒有,去美國留學?
林毅夫:從來沒有想過。
主持人:你是一個學經濟的人,為什么沒有主動的想過到經濟學的,有人管它叫經濟學圣殿,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去學習,為什么你連想過都沒有想過?
林毅夫:如果我要想過,我就從臺灣去了,我就不用到大陸來了。
主持人:那為什么接受這樣的一個邀請呢?
林毅夫:當然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那也是同樣仔細考慮了以后,當然去學習,我了解的很多,我對兩套體系都很了解,后來對中國的現代化,應該可以做出更好的貢獻吧。
從中國到美國 從計劃到市場
他如何看待兩套理論體系間的沖突
分別4年才與妻兒團聚
相逢時他又將如何面對自己的家人
解說7:1982年,林毅夫進入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在著名發(fā)展經濟學家舒爾茨的指導下,開始了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
主持人:從一個研究馬列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環(huán)境下,一下子就到了西方,到了這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他們是以研究西方市場經濟最出名的,就是這種變化對你來說是一種什么樣的,你怎么看待這個?
林毅夫:其實這個變化對我來講,也不是那么大的沖突,因為前面講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邏輯體系,西方市場經濟學也是一個邏輯體系。應該講起來,對很多問題他都有看法,這個看法不見得一樣,但是它都是從一個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出發(fā)推論出來的,其實我發(fā)現,任何理論都一樣,任何學問它最后都是一樣的,都是從一個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出發(fā),然后來建立它整個的思想體系。
主持人:那么站在美國,再回過頭來看中國,在當時80年代初,80年代中,對于經濟的研究的水平,應該說還是有高下之分的?
林毅夫:那這樣就不是自己做學問的機會了嗎?但是并不是簡單的把西方的理論拿來就使用,所以這個高、低是怎么定的,適用的就是高,不適用的就是低的吧。如果從這樣來講的話,也無所謂高下之分,國外理論可能研究的很深,但它不見得適用于中國啊。那么國內的學者,不管是中層研究部門,或者是我們在理論界的,他研究問題能解決中國的問題,也算得上一個高。
主持人:那么在美國的這段時間,對你來說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林毅夫:最大的收獲還是一個就是說對市場經濟體系的了解,同時一個很嚴謹的理論,這個思維的訓練。知道怎么樣深入去觀察問題,那么從問題了解它形成這個現象各種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什么,然后從這個了解當中,形成一個簡單的邏輯體系,或者一個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這樣的一個理論思維的訓練,跟理論研究范圍的訓練,我想是我在芝加哥大學受益最大的。
解說8:林毅夫幾乎將全部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他提前一年獲得了博士學位,而他的博士論文《中國的農村改革:理論和實證》被博士導師舒爾茨譽為“新制度經濟學的經典之作”。
主持人:為什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里面,你又選擇把農村經濟作為研究的重點?
林毅夫:這個有客觀原因,有主觀的原因。
主持人:都是什么呢?
林毅夫:主觀的原因是中國的問題,農村問題是最大的,農民問題是中國現代化要解決的根本的問題。那么中國現代化,如果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國的現代化,客觀的原因是芝加哥大學,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tǒng),就是要外國學生博士論文是寫他自己母國發(fā)生的問題。在1984年的時候,我想對中國來講,最清楚的變化就是中國農村改革取得的成功。所以我一方面也關心農村問題,二方面當時農村改革也取得了成功。所以我就在芝加哥大學讀書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就以中國的改革作為我的論文題目,所以也是一個與祖國關聯的一個結合吧。
解說9:1983年,林毅夫在美國求學的第二年,他的妻子陳云英帶著一雙兒女也來到了美國,這是他們在分別四年后的第一次相聚。
主持人:這四年的時間,有音信聯系嗎?
林毅夫:當然有,通過我在國外的親戚,把信息帶回臺灣說我還在。
主持人:你們雙方之間夫妻之間就是沒有打電話?
林毅夫:那當然不行了。
主持人:通信呢?
林毅夫:那也沒有辦法直接寄啊。
主持人:比如說你的一封家信可以通過第三方再寄到你妻子那兒?/
林毅夫:那倒是可以。有過。
主持人:你當時已經是一位兩位孩子的父親了,對于孩子的思念,那段時間我很想知道,這四年是怎么過來的?
林毅夫:當然是,做任何事情并不是沒有代價的。當然我很幸運的就是說,我妻子很諒解我,她也跟我有相當共同的理想。那么你要追求一個理想,又不能同時做的時候,總是有人先做,有人后做,但是我相信我們理想是一致,我們心是一致的。彼此即使距離的非常遠,我們心有靈犀一點通。
主持人:那如果沒有這次出國留學的話,恐怕你跟你妻子和孩子之間的這種相隔時間還會更長一些?
林毅夫:是,當時心里準備是更長一些。
主持人:你的心里準備其實是多長時間?
林毅夫:這個當時想到也許像王寶釧吧。原來確實離開的時候,當時準備也許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
主持人:真的是做好了這樣的思想準備?
林毅夫:是的。
主持人:這種堅定不移的強大的追求,到底是什么?
林毅夫:我前面講我一直追求的是自己內心的平衡。在臺灣發(fā)展當然不錯,但是跟我追求的目標思想是相互沖突的,到大陸來,我可以追求我自己內心這么一個統(tǒng)一,那么這個統(tǒng)一跟社會是一致的。那我是比較幸運的人,我就覺得我一直是一個很幸運的人,這個時代對我很好,這個周遭人對我都很好,那么一些事情都比想象的好,我做了最壞的心理準備,反過來看好像又取得效果好了很多。原來確實離開的時候,當時準備也許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
主持人:追求自己的內心目標,一定要犧牲自己的個人幸福嗎?
林毅夫:這就看你怎么定義幸福。幸福的定義,我覺得中國的,不管是儒家哲學還是道家還是佛家,我想最高的幸福還是內心的平靜吧。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