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總局日前發(fā)文明確了個稅若干政策執(zhí)行問題,其中第一條提到:2002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有關“雙薪制”計稅方法停止執(zhí)行。
這條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媒體巨大的解讀興趣。9月1日的《東方早報》是這樣解讀的:按2002年的規(guī)定,個人取得的“雙薪”,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稅。如今這一計稅方法停止執(zhí)行,即意味著“第13個月”工資將與年底最后一個月工資合并征稅。顯而易見,稅賦增加了。
上海財稅專家胡怡建舉例說:比如第12個月的薪水是5000元,第13個月的也是5000元,按原來的辦法分開征稅,應納稅額為650元。如果按新辦法合并征稅,納稅額就是1225元,比原來的算法多出575元。但胡怡建同時表示,如果把“第13個月”薪水視為年終獎,就可以規(guī)避個稅多征,主動權完全在單位。
雖然專家說有辦法幫助員工合理避稅,但國稅總局發(fā)文明確“雙薪制”計稅方法,絕不會是為了給企業(yè)幫員工避稅留下空間。說白了,就是看著“稅款合理流失”很心痛,要多征一點稅。
作為一個普通納稅人,我當然也希望能夠合理避稅,如今“雙薪”要合并計稅,也就是要從我的口袋里多掏錢。所以說,實行7年的“雙薪”分開計稅為何終止,我覺得自己是有權知道的。國稅總局可以調整自己7年前推出的政策,但至少要告訴我們,合理性在什么地方?納稅人對計稅方式調整有什么意見,為什么又不征求呢?
關于征稅,法王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柯爾伯特有句名言:“征稅就像拔鵝毛,既要拔到最多的鵝毛,又要讓鵝少叫”。在柯爾伯特的眼里,納稅人是一只只鵝,鵝天生是要被拔毛吃肉的,無需征得它的同意,只需讓其“少叫”就行了?聽柌氐拿哉Q生于歐洲封建社會,早已隨同其人作古,F(xiàn)在是講究權利的年代,當然不會再有征稅者把納稅人比作貢獻鵝毛的鵝了。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關于稅收政策的調整,都應該聽聽納稅人的聲音。
金融危機影響之下,政府財政收入銳減,但擴大內需又需要加大政府投資,這的確是個矛盾,國稅總局面臨巨大的“開源”壓力,可以理解。但金融危機不僅影響政府收入,對普通百姓收入的影響更大,“涵養(yǎng)稅源、為民減負”應該也是稅收政策調整的努力方向之一。但奇怪的是,包括個稅起征點和稅率調整的呼聲由來已久,卻始終不見稅務部門出臺具體政策,相反,增加納稅人稅負的“雙薪合并計稅”政策卻悄無聲息地出臺了。這樣強烈的反差,讓人心里不是滋味。
年底的雙薪該怎么計稅,國稅總局可以提出政策調整的意向并拿出調整理由,但最重要的還是公開征求意見。這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應該是最基本的程序。(趙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