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場有所預期,但國家發(fā)改委最終沒有上調成品油價格。28日,發(fā)改委有關人士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在當前工業(yè)經濟企穩(wěn)回升的關鍵時期,發(fā)改委將盡量減少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頻率,這一做法也并不違背現行定價機制的原則。
8月26日是成品油預期的“調價日”,然而,至今油價沒有上調。不少網友猜測,可能與國家發(fā)改革委剛剛下發(fā)的要求審慎出臺商品調價方案的通知有關。最近幾天是油價調整的“敏感日”,同時,也是社會及民眾“通脹預期”的“敏感日”。最近關于通貸膨脹的話題“很敏感”。有關人士分析,由于我國最近兩次較快的物價上漲都是由農產品漲價引起的,因此,豬肉、雞蛋等價格的不斷漲價,引發(fā)人們對下一輪通貨膨脹的擔憂,并不斷增強通脹預期。8月26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與網友交流時表示,當前來看,我們不存在通貨膨脹,但是大量的信貸投放和信貸的增長可能使中國的經濟面臨一個長期的通脹壓力。
我們不可能不把這次油價的“不調整”與抑制通貸膨脹聯系起來看。成品油價格上漲必然導致物流成本的相應增長,隨之又使商品生產總成本增加,于是,商品漲價的預期就非常明顯。這種預期隨著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幅度大小而變化,所以成品油的調價必須非常謹慎。果然,發(fā)改委有關人士也表示:原油走勢和通貨膨脹預期是管理層考慮最多的因素。當前正值工業(yè)經濟企穩(wěn)回升的關鍵時期,農副產品的價格也有所上漲,市場對調價非常敏感,作為重要的商品之一,成品油調價要盡量降低頻率。
成品油調價預期落空,抑或可減緩“通脹預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撰文指出:警惕導致中國式“通脹預期”自我實現。一旦人們按照自己想當然的預期方向行動,那么,就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了“通脹”。正值“通脹預期”是增強還是減弱的關鍵時期,要讓民眾減弱“通脹預期”,進而增強比黃金還重要的信心,政府惟有用行動來打消民眾的“通脹”顧慮。惟有國民的共同努力,方能讓“不存在通貸膨脹”落到實處。(王旭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