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20年的運動生涯讓郎平懂得,在運動場上,今天大家是對手,明天,甚至下了場就是朋友。但是,她也知道,公眾的心態(tài)與教練和運動員的心態(tài)永遠是不一樣的。她說,不管誰贏,她都高興。排球?qū)λ娴木褪且粋大家庭
★ 文/程曉鴻(發(fā)自美國華盛頓)
中國人對郎平太熟悉了。她曾經(jīng)離每個中國人都那么近,就像是一起長大的姐妹,同學,鄰居。但后來,郎平離我們慢慢遠了。郎平先去了美國,又回來了,再后來又走,去了意大利。直到去年她又當上美國國家隊主教練。
去年11月,美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帶領(lǐng)美國隊把中國隊打敗了。
美國女排隊員眼中的“女邁克爾·喬丹”
科羅拉多州,地處美國中部,是美國50個州里海拔最高的,一年里多數(shù)日子都是晴空萬里。
這里是美國目前4個奧林匹克訓練中心之一。在排球訓練大廳里,記者見到了正在帶領(lǐng)隊員們訓練的郎平。
十幾年風風雨雨并未在郎平身上留下多少痕跡,只是眉目之間多了份歷練出來的成熟和沉著,舉手投足間有了那么一種不驚不慌。
在來之前還想象不出來把郎平放在一隊美國姑娘中間會是什么樣,可眼前出現(xiàn)的竟是再自然不過的一幅畫面。看著郎平把大家招到一起,心平氣和地用英語指點一番。十幾個隊員姑娘們把手一只只疊摞在一起,一聲“USA”,散到場上開始訓練。
只顧著看場上球飛來飛去,沒注意郎平已走到身邊,輕聲提醒:“小心別讓球碰著。”話音未落,腳步已遠。那一刻,我知道,郎平?jīng)]有變。
午間休息時間,郎平終于坐下來開始了我們的“聊天兒”。就從正在訓練的美國女隊聊起。
“對這個隊還滿意嗎?”
郎平很干脆地搖搖頭,“根本談不上。整個一高中水平。她們的基本功不扎實。 我的訓練方法在有些人身上要完全改變。 不要說用我?guī)е袊牭姆椒ú恍,恐怕是要把我(guī)I(yè)余體校的方法用到她們身上。 就是說我的執(zhí)教方法要多樣化!
郎平說,美國的體育體制跟中國完全不一樣。中國的國家隊都是選拔上來之后就常年在一起集訓。而在美國,沒有一個由國家養(yǎng)著的隊。隊員都是從各個職業(yè)隊甚至大學隊來的,每年只有幾個月的集訓時間。其他時間各回各隊打比賽賺錢謀生。在這樣一個體制下,教練很難掌控隊員的水平。
采訪郎平之前,美國排球協(xié)會的會長比耳·道格拉斯向記者介紹說,郎平接手美國隊是經(jīng)歷了一番艱難的。當時正值新老隊員交接,幾個參加過奧林匹克比賽的老隊員相繼離開,郎平報到的時候連新隊員還沒有招齊,更不要說隊員水平的參差不齊了。郎平對訓練中心的體制設(shè)施都來不及了解,就開始了訓練。但是,讓比耳和他的屬下們感到驚訝的是,就在這樣一種困難的情況下,在短短的時間里,郎平硬是把一支隊伍給拉了起來,開始外出比賽。說到這里,比耳一臉抑制不住的贊賞:“在能夠贏的情況下她率隊贏了;在不可能贏的情況下她也贏了!
自郎平接手后,美國隊一直戰(zhàn)績不俗。最讓人吃驚的成績是2005年11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排球大獎賽中,美國隊以3比0擊敗了中國隊。
顯而易見,郎平豐富的教練經(jīng)驗正在美國隊生效。郎平自己說,“不僅要教給她們技術(shù),更重要的是還要教給她們思考的方式!
這些美國姑娘們又是如何來看郎平的呢?參加過兩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老隊員托馬斯說:“她對比賽場上的每一方面都了如指掌。有這樣經(jīng)驗豐富的人給我們傳授,對我們幫助很大!
盡管來集訓之前這些隊員們都已聽說過郎平的名字,有些甚至是郎平的崇拜者,但郎平在中國的知名度還是大大超出了她們的想象。隊員斯科特繪聲繪色地講述她們在泰國的經(jīng)歷:走在泰國的大街中央,一群中國游客發(fā)現(xiàn)了郎平,蜂擁而上,將郎平包圍,要她簽名,跟她合影。而去中國北侖港比賽時,郎平出現(xiàn)在哪里,哪里就不得不出動警察維持秩序。在排球并不很時髦的美國,這種狂熱是她們想都想不到的。于是,她們稱郎平為中國的 “女邁克爾·喬丹”。
郎平到了科羅拉多之后,美國隊的比賽多了華人觀眾。有些華人不惜開上幾個小時的車去郎平比賽的城市看她們的比賽。中國人對郎平的熱愛是跨越了時空和地域的。這種熱愛讓人感動。但有時,也會是壓力——沒有人比郎平自己更能感受到這種壓力。
美國生活讓郎平學會了做一個平常人
經(jīng)歷了十幾年海外生活的甘苦錘煉,在接到美國人請她當國家隊主教練的邀請時,郎平清楚這個邀請所蘊含的挑戰(zhàn)和機會的分量。而她心里的另一桿秤是在加州生活的已長成花兒一樣的女兒。郎平把自己關(guān)起門來幾個星期,越洋電話打了無數(shù),最終做出了出任主教練的決定。其實,對于郎平本人,這個選擇非常簡單。她將會有更多的時間陪女兒;排球已是非常國際化的運動 中國可以到國外聘請教練,國外也可以聘請中國的教練。用郎平的話講,“不管帶什么隊, 排球界大家就像是一個大家庭!
可喜的是,這種開放的國際化觀念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受。支持郎平這一選擇的聲音很多。這讓郎平很為欣然。
討論到這些,我們不能不回顧郎平當年為什么選擇了出國。用郎平的話講,“覺得當時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沒有自己的生活了! 她舉了個例子說,退役之后,一天她去買菜,在樓下買了點兒蔥上來,就有人說,“哎喲, 郎大姐,你還買蔥呀?你還買菜呀?” 這么多年之后回想起來, 郎平仍然無可奈何,“我也要過日子呀!
聲名所累之下,郎平選擇了出國。
出國后,的確,郎平可以如愿過平常人的生活了。這里沒有人認識她。她興奮地去電影院看電影、逛商店、逛大街,沒有人圍上來找她簽名、照相。但同時,郎平也嘗到了做普通人承擔經(jīng)濟壓力的辛苦。美國生活一向被形容作“沒有免費的午餐”。上學的獎學金要靠工作來換得。郎平開始在就學的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排球隊擔任助理教練。畢業(yè)后,留校擔任排球隊教練。
那段日子是很辛苦的。郎平回憶說,又要上課,又要當教練。而且,人生第一次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包括洗衣服、做飯、包括算賬!皠偝鰜淼臅r候什么都不會。以前在國家隊,吃喝拉撒睡全都是國家管了,出來連錢都不會花。出來時都27歲了,其實還不懂生活呢!泵绹钭尷善綄W會了做一個平常人。
怎么只有我還在訓練場上帶隊員?答案只有一個:對排球的熱愛
每每回到北京,郎平會與過去女排伙伴們聚上一聚。這些昔日同甘共苦的女友們?nèi)允抢善缴钪械闹匾糠帧6敵醯呐抨爢T,已沒有幾個還在訓練場上了。郎平對過去的女排朋友們開玩笑說,怎么只有我一個人還這么苦,還在訓練場上帶隊員?想一想,答案只有一個:還是對排球的熱愛。
這股心底里對排球的熱愛讓郎平從中國來到美國,又從美國去意大利,從意大利再回中國,再從中國回到美國。一步一個腳印,郎平始終在往上走。
問郎平對來美國之后的這么些年有何感受,她平靜地說:“人過得好不好,最關(guān)鍵是一個心態(tài)。 遇到困難的時候, 其實是對人的一種挑戰(zhàn),對人的極限的一種挑戰(zhàn),就看你的忍受能力了。 不管是體力上的忍受能力, 心理上的忍受能力, 情緒上的忍受能力, 對同伴的忍受能力, 我覺得對人都是一種磨練。”
2008年已經(jīng)在望。中國人都關(guān)心到時候是否會有一場中美之爭。經(jīng)風見雨的郎平深知其中的輕重,她拒絕對未來做出輕率的推斷。20年來的運動生涯讓她懂得,賽場上沒有永久的對手,輸贏也不必那樣在意。但是,她也知道,公眾的心態(tài)與教練和運動員的心態(tài)永遠是不一樣的。 郎平表示,不管誰贏,她都高興。 排球?qū)λ,真的就是一個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