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一月二十六日電 題:臺灣客家、原住民民俗大展示
中新社記者 陳國明
位于中山北路的臺北兒童育樂中心民俗館自幾日前開放以來,迎來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在這家民俗館中,全面展示了臺灣客家人和原住民的民俗實物,表現(xiàn)了富有有魅力的臺灣客家人和原住民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
這里的民俗館有好幾個展示館,一座座紅磚紅瓦、屋脊微翹的房子,全屬閩南式建筑結構。館中展示有文房四寶、客家民俗實物、原住民民俗實物及臺灣版畫等,最令人們感興趣的是臺灣客家和原住民習俗實物的展館,這些民俗實物在現(xiàn)代化都市的臺北,也許早已被人淡忘。
記者來到客家民俗館的系列展示廳時,首先見到了“竹藤編館”。只見一座農(nóng)舍門前站立兩個穿著棕衣的客家農(nóng)民雕塑,大門兩邊貼著一幅大紅對聯(lián),左聯(lián)是“春風大雅能容物”,右聯(lián)是“秋水文章不染塵”,給人有一種走進數(shù)十年前樸素的客家農(nóng)戶感覺。
館內展示有各種各樣的竹編和藤器,并以竹編器具為多,有竹編雞籠、雞罩、牛嘴籠、火籠、豬屎籃和竹葉斗笠等,這對生活在現(xiàn)代都市的年青人說,也許會像看到“阿拉丁神燈”那樣感到稀奇。房間的正中間還擺著一輛巨大的農(nóng)家牛車,這是過去農(nóng)家用來讓牛拖雜物的車輛,隨著農(nóng)村生活的現(xiàn)代化,以上這些實物已經(jīng)難得一見了。 在與“竹編館”相鄰的另一個館是“織錦紡”,里面展示著過去客家婦女織布用的大小織布機,還有棉花和手工織好的粗布料,充分展示了客家婦女勤儉持家的善良美德。
在客家習俗展館中,擺著一臺過去農(nóng)村用來扇谷子的“風車”和幾臺用來磨米漿的石磨,一名穿著手工紡織的藍花粗布客家婦女,正在一心一意地用手捏著糯米粉團,桌上還放著一碗芝麻粉,正準備做客家糍粑。見有人進來,忙起身熱情地招呼。她告訴記者,她是客家人,家住新竹,也是這個館的負責人。說著,她急忙拿起一個客家人擂茶用的擂缽做擂茶招待記者。她說,客家人好客,每當有人進家門,家中女人必然要請客人喝“擂茶”?图依薏柚谱鳘毺兀劝阎ヂ、花生、茶葉及一些補氣中藥等合并放進擂缽,再用小木捶輕輕在擂缽中把它擂碎,然后煮茶,記者喝了一口,不僅感到香味四溢,而且生津解渴。熱情的女主人說,這種擂茶是客家獨有,營養(yǎng)豐富,是滋補身體的佳品。
離開客家民俗館后,記者來到原住民民俗館,只見館內擺滿各種原住民手工藝品,滿目琳瑯,令人目不遐接。其中有原住民服飾、手、腳鏈,掛墜、各種荷包、提包等,全部都是原住民利用當?shù)氐脑牧辖?jīng)過精巧制作而成的精美工藝品,見了令人愛不釋手。
一位正在用干草編織“檳榔”工藝品的女士見記者進館,便熱情地站起來介紹館中的產(chǎn)品。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她是叫葛美芳,是阿美族人,也這個館的負責人,今年六十六歲,她是退休教師。她告訴記者,歷史上原住民在臺灣的生活非常辛苦,原來住在高山上,生活條件過于艱苦,便紛紛搬遷到平原生活,但也從此失去了維持生計的土地。為了生活,他們只得又繼續(xù)四處遷徙找生活。從而,從群居改為分散居住,使許多原住民的獨特民俗文化逐漸衰退直至消失。
葛女士說,為挽救原住民民俗文化,讓更多人對臺灣原住民有所了解,在這個館內展出了涵蓋邵族、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賽夏、達悟等原住民的手工物飾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以展覽為主,少部分也可以出售,主要是為了讓新一代的孩子們了解原住民民俗的同時,重新振興即將消失的臺灣原住民民俗文化。
由于原住民的工藝品有些比較粗糙,為進一步讓這些工藝品藝術精細化,葛女士還多次到海峽彼岸的大陸廣西、云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當?shù)赜嘘P部門進行了少數(shù)民族文化交流。她說,海峽兩岸少數(shù)民族的民俗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她想經(jīng)過不斷的交流,能進一步吸取大陸少數(shù)民族民俗文化藝術的精華,互相取長補短,讓臺灣原住民的民俗文化藝術更加燦爛輝煌。(完)